陶俊语言:
正月初三,我们刚刚在西方度过了情人节。实际上,中国的情人节是在正月十五。余光中说:“我们的情人节是元宵节。我们的诗里,月上有柳,黄昏过后,多浪漫啊!”
今年的元宵节在早春举行,到处都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正是开门迎月圆月明的好时候。
中国人最美的一次见面,大概是在元宵节。
依稀记得《大明宫》诗里,太平在元宵节偷偷溜出了宫殿。她说:“我十四岁才知道长安是什么样子。"
那一夜,正月前夕,花灯如星,烟花如梦,欢腾在烟花的天空,太平看中了它,一转身,就和一同出宫的卫姐姐分开了。
她只记得姐姐戴的昆仑奴面具,一个一个,一边找一边焦急地哭,直到遇到一个人,薛绍。
揭开他的面具,一个柔和的微笑在他明亮的脸上慢慢绽放。他说:“你在找人吗?”太平对他一见钟情,但她又紧张又害羞。
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相遇,在千万人之中遇见你,在烟火的天空中收集甜蜜的思念。
元宵节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浪漫气质的节日,遇见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不到灯会,怎知春色如许元宵节是女孩子的节日。
从前,女人被道德准则束缚着。他们平日都是一个人呆在闺房里,不出中门。春节前夕是春天,但他们很难看到春天的景色。
只有在元宵节点着灯笼的时候,吴金情不自禁,他们才能出去玩。灯笼和银缸辉煌了一整夜空。穿着春装的女人们涌向最热闹的地方。
李清照晚年怀念北宋元熙。当时的汴京还算繁华。正月十五,暮色如熔金,日头未落,月初升,云里彩霞,月色苍白。
闺房里的闺蜜都戴着帽子,帽子上插着翠鸟羽毛,金线做的雪柳。一边看灯,一边看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吸引亲人的注意。
当她第一次看到这一幕时,就像后来在杜丽娘逛公园时一样兴奋,不禁感叹:“美景能持续到哪天?”
这么美好的春天怎么度过?但也只是和你一起看灯看人,看整个城市的美景。
元宵节也是青少年的节日。
元宵节那天,青少年也期待元宵节。诗人刘辰翁说:“不是再看灯,是再看江边姑娘。”灯笼虽好,但不如一直思念的人。
他们都相信,在这一天,他们会有一场爱的冒险。
《李京记》中,泉州才子陈三路过潮州,正是元宵节,烟火如梦,烟火如星。
陈三一边看元宵节,一边解开灯笼上的谜语,突然听到一声“小姐,看这灯笼”。他顺着声音往下看,却很难把目光移开。“我回头看的时候,只能看到一个女人在看灯笼。灯光没有她的好看。”
那是黄甲的女儿,五娘。陈三故意把折扇留在身后。五娘拿起折扇,看到扇面上镌刻的诗句,正在和自己谈恋爱的时候,一抬头,不小心撞上了陈三的眼睛,一见钟情。
辛弃疾说:“众人寻他千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烟花的世界里,偶然撞见回眸的惊喜,是一场千年元宵节的奇妙冒险。
它不是教你勇敢,而是要你相信,相信爱情有自己的命运,相信在美好的瞬间会遇到对的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是相见的节日。
你从闺房里出来,我从河堤上来,约好在元西与你相见。欧阳修回忆年轻时,“去年大年三十,花市灯火如昼。月在柳梢,人约黄昏后。”
他写的那个男生,早早就告诉了心上人:等月亮出来了,我们就见面。不,太阳一落山,天边最后的彩霞都收起来了,姑娘开始在闺房里抬头。
当月亮悄悄爬上山顶,当城市的灯光亮如白昼,他们会跨过千人千山万水,约好一个月后日出时见面,谈一场儿女情长,看一眼对面那个久违的人。
在古代,相爱相知难,时间让思念变得漫长。虽然现在很容易见面,但是我们可以每年过一次元宵节,在不同的工作日见面。
我们去年没有见面,今年难得再见面,所以不要抱怨三秋的失踪,也不要担心明天的离开。好好的开会,慢慢的开会,尽情的玩,直到人群更加散去,把所有的欢声笑语都抛在脑后。
两个满月,我希望这次见面:
我们用微笑的眼睛凝视着对方,不断地交谈,手里拿着灯笼,你的右手抱着你。
我希望这盏灯永远亮着。我们约好一起游览这个世界。
文字为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