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网络谣言
现在各类商家都会利用会员制拉拢消费者,赠送积分,通过积分兑换、积分赠送、积分兑换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成为“回头客”。殊不知,“积分”也成了诈骗陷阱。
近日,多名粉丝向解放日报上官新闻反映,收到类似举报。
“积分兑换,不兑换即将过期作废”的通知链接到购物网站,但真假难辨。
调查显示,岁末年初是发送此类通知的高峰,而农历正月尚未结束,因此相关信息频繁出现。解放日报·上官新闻在试图了解积分能否获得优惠时,意外发现毕业于某知名高校985、211的记者陈骁(化名)被忽悠了。
高学历、见多识广的记者被骗是一个怎样的陷阱?
积分可以打折吗?
不发货很难退款
陈骁(化名)回忆了自己的经历:
去年9月22日,尾号为“7687”的手机号收到一条来自10694991400068的短信,内容如下
【兑换提醒】尊敬的尾号7687用户,您累积的8850积分将于9月23日全部作废!尽快开通a8y.cn/vztblq换货,返回T退订”。
这条消息在9月23日再次出现,但“重置日期”变成了9月24日。
看到大量的积分,陈骁点击了链接,看看他可以交换什么商品。点击链接后,页面跳转到一个商城页面,显示陈骁“积分余额”已增至8950分,并有文字提醒,大意是积分可从商品价格中扣除,到期后清零。请尽快使用它。文字有倒计时,显示积分到期只剩十几个小时。
该页面还显示了一些产品介绍和兑换所需的积分。但是从页面上看,不能直接用积分兑换商品,但是可以扣除部分价格。点击商品图片后,会弹出类似于常规电商平台的商品介绍详情。可以点击购买或者咨询在线客服。
在收到短信之前,陈骁刚需购买一台微波炉,而短信跳转的网络平台的交流区正好有一台知名品牌的微波炉。陈骁查询品牌官网时发现,这款微波炉的官方售价约为369元,但通过积分兑换网站,他只需支付299元,就能以“积分加现金”的方式购买。
陈骁以为短信来自官方通信运营商,8950积分也是通信积分,而跳转网站是通信运营商的官方兑换商城,于是下单购买。在输入收货地址时,陈骁还发现最新的购买信息一直在页面底部滚动,比如“某手机号用户刚刚换了电炒锅”。没有他,陈骁通过微信支付了299元,然后关闭页面,等待交付。
陈骁的订单截图,但从未收到微波炉。
谁知,等了一个多星期,陈骁始终没有收到承诺“下单后第二天发货”的微波炉。这时候我查了相关网站,却发现了很多惊喜。
首先,购物网站上即将到期的所谓8950积分,是在陈骁没有任何登录操作的情况下就已经显示出来的,不符合常见的电子商务平台购物前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情况。
其次,点击购物网站上的“联系客服”按钮,只能提交文字,得不到回复。
再次,仔细看购物网站上的文字,漏洞百出:应该是“某手机号用户6分钟前换了电炒锅”,实际上写的是“6分钟前”;点击“申请退款”按钮,几乎同时弹出“退款成功,3个工作日内资金原路退回”的提示。根本没有审核流程。
最后,这个购物网站整个页面比较粗糙。
陈骁通过微信支付的账单找到了299元的支付记录,发现收款人为“河南零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微信官方账号“新潮YEATION新品”已被微信官方封停,原因是“用户投诉,被平台审核,涉嫌欺诈”。
积分商城对应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已停止使用。
9月30日,陈骁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由于陈骁付款时不在上海,接警的警察说,报案可能会转到他被骗的派出所。一个星期后,陈骁真的接到了他支付货款的地方警察局的电话,并要求陈骁做一个记录。但在陈发现,往返当地的车费远远超过300元。权衡之下,陈骁选择撤诉,并承认自己运气不佳。
“我给大家讲这个经历,希望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陈骁告诉《解放日报·上官新闻》。
“积分”从无到有
国家反诈骗中心开始拦截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种以“积分”为主题的骗局,本质上与陈骁的遭遇相似,即使“逾期提醒”次数不同,链接跳转的购物平台不同,网站推广的商品也不同。
例如,解放日报上官新闻还调查了最近两条发送到同一个手机号码的积分兑换短信。流程如下:
这两条短信中有一条是2022年2月10日发的。
内容是
“【用户提醒】逾期余额提醒:尊敬的* * * *(手机尾号)用户,您累计的7188会员积分将于2月12日全部作废,您可以尽快在h2q.cn/7WUUU兑换商品,返回T退款”;
另一条是2022年2月17日发的。
内容是
“【到期提醒】虎年余额提醒:尊敬的尾号* * *(手机尾号)用户,您累计的7188会员积分将于2月19日全部作废,您可以尽快在9u5.cn/59HzQ兑换商品,退回N”。
点开短信链接,可以发现两个信息跳转的交流平台网站都不一样。前者是v.viptaobaojifen.com,后者是guoqitixing.com。但是,两个平台的显示页面完全一样。同时,网页顶部有一个不显眼的提示,表示平台不是移动积分商城。
由于第一平台的网站含有“淘宝积分”的拼音,记者向阿里巴巴求证,被告知该网站与阿里巴巴无关。
同时,通过这两个“交易所”平台的页面,记者发现它们的真实名称都叫“惠购1号店”,在微信上开设了微信官方账号。
“惠购1号店”的运营主体为“上海司徒兄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2月10日,注册资本10万元。并且“惠购1号店”于2022年2月19日在微信官方账号注册。
记者询问所谓“7188会员积分”从何而来的“惠购1号店”客服,发现客服为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所谓客服机器人,即使记者选择“人工客服”,该“客服”也只会重复预先设置的网站介绍,反复强调是正规购物平台,销售正品,提供“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但奇怪的是,记者通过客服沟通页面可以看到其他用户的沟通信息,都是要求网站尽快发货或退货。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人工回复。
在记者看到的所谓“人工客服”在线咨询页面上,记者提出的只有“圈子”一词,但可以看到很多其他用户的发言,没有收到回复。
看看“惠购1号店”的销售产品,水分满满的。
以“480会员积分+198元”价格的希尔顿五星级酒店羽绒被为例。网站页面显示“汇率37000+”,滚动条显示用户已连续兑换该商品。但据记者通过主流电商平台查询,同一品牌同一款产品的定价在160元左右,品牌方并未宣传产品“仅限希尔顿五星级酒店”。
再看另一款标价“500会员+278元”的“飞利浦豪华三头剃须刀”。市场均价在170元左右。
由此可见,即使本网站销售的所有商品均为正品,并按承诺发货,消费者也不一定能通过“会员积分”获得优惠。
事实上,在发稿前,记者发现,在短信点击v.viptaobaojifen.com链接时,弹出了来自国家反诈骗中心的提示,指出“您访问的网站/网页存在诈骗风险,请注意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可见这个网站存在不小的问题。
“积分兑换”骗局也是正规的
事实上,通过陈骁的经历和《解放日报·上官新闻》的调查,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积分兑换”骗局虽然具有欺骗性,但绝非无懈可击。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判断自己是否遇到了陷阱:
首先,遇到“积分兑换”、“积分优惠”、“积分赠送”等信息,要提高警惕,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在这类骗局中,主题不仅是“积分”,还有“会员积分”、“余额”、“金币”等其他表述。对于用户来说,当看到大量的“积分”时,首先要向客服询问这些“积分”的来源,然后再结合以往的消费经验,看他们是因为成为会员或者进行了消费才得到积分的,还是骗子为了招揽客户而打出来的假头。
其次,此类骗局提供的链接名称很可能涉嫌“接近知名品牌”、“接近品牌”:通信运营商、各大电商平台、各大支付平台等。,可能都是“接近”的对象。这些企业和平台的官网和app都不难获取。用户可以与官方客服取得联系,确认“积分”的真实性,以及是否有相关优惠活动。
再次,要关注相关网站提供的所谓“积分兑换”、“积分兑换”产品。除了通过网站上的“产品详情”了解产品信息,还可以通过主流购物网站查找产品、比价。此外,即使在主流购物网站销售相关产品,也要注意消费者的评价,避免骗子设立“连锁店”——在主流购物网站开设网店,虚报价格或虚构评价,然后通过“积分兑换”等形式诱导消费者以“优惠价”下单。
最后,你要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骗中心”app并开始运行,这样当你点击问题链接时就能收到提醒。
同时,监管部门、处于“旁边”的社交平台和品牌也应重视此类骗局,积极介入,保护用户利益:一是通信运营商应加强对群发营销短信主体的管理。这种营销短信发布者属于广告主,应该受到监管。二是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网络平台应承担对入驻商家的审核责任,并为消费者提供举报投诉渠道。如发现欺诈或诱导消费行为,应及时停止相关业务,并提醒消费者。第三,提供积分服务的商家要主动“打假”,不仅要说明真实有效的积分活动是什么样子,还要在“李鬼”上操作,提醒消费者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