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尺码31是什么型号(这11款“中国特供车”,居然是冒牌货?)

中国在全球汽车消费市场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由于汽车行业起步较晚,人口基数/土地面积较大,不同城市的限购政策等因素,一些在海外市场颇受欢迎的车型在中国市场遭遇了销量暴跌。



为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赚钱”,各车企纷纷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推出本土化车型,也就是俗称的“中国专车”。但由于部分全球车型会在中国首发,或者由于部分新车在一些设计思路上与“中国专车”不谋而合,导致很多人误以为是中国专车。其实这些车在国外市场也有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11款在中国经常被国人误认为是专车的“假专车”!





说到“中国专车”最突出的特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加长。实际上,中国市场客观看待“拉长”这件事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是因为中国很多城市都有摇号政策,所以很多家庭都是全家一辆车,车的空房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以德系厂商为代表的一批车企在推出国产车型时,会通过加长车辆轴距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后排座椅空。其中,BBA的长轴汽车最具代表性。



像7、8、S这样的大型车,像奥迪A3、奔驰A级这样的紧凑型车,只要是在中国销售的BBA车型,几乎都会为中国买家提供加长版。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给很多中国人留下了一个固有的印象,那就是加长车=中国市场专属。



印度版长轴3系列

其实在得知7、8、S以外的豪华D级车都可以加长后,很多外国人也投来羡慕的目光。毕竟谁不想花同样的价钱买一个更宽敞空的房间呢?所以这一代宝马3系李上市后,宝马不仅把它带到了最受欢迎的市场中国空,还把这款车带到了印度等东南亚市场进行生产和销售。可以预见,未来像3系李这样的长轴车型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海外市场,因为对于全球大部分用户来说,车辆的空距离和舒适性远比标准轴带来的轻微操控优势更重要。





2017年,上汽大众在国内推出途观的换代车型时,新车命名为“途观L”。由于其“L”的命名和第二排明显的加长标志,很多人认为国产途观L是基于海外标准轴途观加长而来的中国专用车辆。



上:途观/下:途观Allspace

其实这个观点只对了一半。途观L确实是基于新一代途观的加长,但不是单纯的轴距加长,也不是国内特供。因为这一代途观在换代后同时推出了标准轴版和长轴版,除了两车轴距相差110mm之外,其实车辆C柱后面的后备箱面积也有所不同,长轴版的后备箱会更长,甚至可以安装第三排座椅。在命名上,德国销售的标准轴车型叫途观,长轴车型叫途观Allspace。



上汽大众在国产新一代途观时,直接选择了更实用的Allspace版本,并于2017年1月与美国同步登陆市场。但上汽大众并没有放弃标准轴途观车型。除了原装进口标准轴途观,国产版标准轴途观居然改头换面成了中国市场专属的Tharu途悦。在美国市场,大众也只销售长轴版途观。所以途观L是正宗的环球车。你没想到会这样吗?





目前,作为国内市场最具争议的豪华车,雷克萨斯ES 200一直是很多键盘司机嗤之以鼻的一款车。然而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它的0-100km/h 10秒外加速,173马力的2.0L发动机动力是否够用,而是要解决一个误区,那就是很多人认为只有中国大陆的ES提供2.0L自吸的选项,其他市场都是2.5L起步,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雷克萨斯官网,俄罗斯

虽然在北美和日本没有ES 200车型。但在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市场,雷克萨斯也销售ES 200。以俄罗斯为例,其销售的ES 200搭载了与中国版相同的2.0L+CVT组合,起售价351.4万卢布,约合人民币31.84万元,比国内29万起售价贵了2万多。



台湾省雷克萨斯官方网站

除了东欧国家,雷克萨斯ES 200也在中国台湾省销售。它的电源规格与在mainland China销售的相同。起拍价171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9.35万元。其实对于全球的汽车ES来说,针对不同的市场推出合适的动力总成是很正常的,这种操作几乎在所有的国际车企都存在。比如现在的大众Polo,国产版用的是1.5L四缸动力,而德国市场用的是国人看都不看的1.0T三缸发动机。同样,丰田C-HR在海外市场使用的是老款的2.0L 6AR发动机和1.8L混动系统,而国内市场因为更严格的排放和油耗限制,使用的是更先进的2.0L M20A发动机和2.0L混动系统。由此可见,如果把一款车在不同市场的动力分化视为“特供”,那么这个世界上恐怕就没有所谓的“全球车”了!





一汽丰田推出亚洲狮的时候,很多人站出来说这是中国市场的专车。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虽然在这个时间点上,亚洲狮只在中国市场销售,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亚洲狮的英文名——Allion。你知道,Allion是一种在日本、欧洲和其他市场销售的车型。更重要的是,Allion的定位一直是加长版卡罗拉,和国产亚洲狮一模一样。



2001年初的Allion

自2001年以来,Allion一直在日本出生。本质上是在卡罗拉基础上更大尺寸更高配置的A+级车,用来填补卡罗拉和凯美瑞的差距。Allion在2007年对卡罗拉进行了换代,这一代车型直到2021年3月才在日本停产。就在日本国产Allion停产一个月后,中国市场的Allion亚洲狮正式上市。



2016年年中改款后的第二代Allion

其实熟悉JDM车型的同学应该知道,国产亚洲狮的前脸设计与2016年第二次日本Allion的前脸设计思路非常相似。巨大的U型中网轮廓几乎一样,两者都与大灯直接相连,下围也是“狞笑”状。在这一点上,再加上两车相同的起源和英文名,其实可以理解为亚洲狮是全新一代的Allion,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当然,亚洲Allion何时在日本上市取决于丰田的计划。





2014年10月,上汽通用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对SUV车型的迫切需求,推出了全新的中型SUV——昂科威。昂科威凭借大气的外形设计,2.0T发动机出色的动力,以及远超同级竞争对手的NVH性能,上市后一炮而红。2015年全年销量突破16万辆,2016年达到27万辆,一枝独秀。但由于第一代昂科威是在国内研发、生产、销售的特殊车型,也引来了众多“血统”网友的嘲讽。



看到昂科威的吸金潜力后,通用决定将这款中国专用车带回美国市场销售。因此,在2016年1月的北美车展上,国产的美版昂科威正式亮相,进入美国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昂科威也是通用汽车历史上第一款在中国生产并返销美国的车型。



虽然从销量上来说,昂科威在美国市场3万辆/年的后续销量无法与RAV4和CR-V超过20万辆/年的销量相比。但考虑到通用与丰田、本田竞争的品牌是雪佛兰,而别克在美国市场的地位比他们略高,价格也会相对贵一些,所以昂科威还是能拿到3万辆的销量。



别克看到昂科威在美国市场的良好销量后,决定由美国方面推出昂科威的换代车型,试图通过迎合美国消费者审美的设计让销量更进一步。于是2020年5月,新一代昂科威在美国发布了官图,同年6月,国内版官图发布。这款诞生于中国的专车,在换代后也有了真正的美国户口。在中国市场,由于老款昂科威仍在销售,新一代昂科威被上汽通用命名为“昂科威S”。





在2016年的广州车展上,华晨宝马推出了轿车1系车型。与当时销售的进口两厢1系不同,国产两厢1系并非采用后驱平台打造,而是采用UKL前驱平台,仅在中国市场生产销售1.5T三缸和2.0T四缸发动机。



当所有人都决定这款车专供中国时,宝马在2018年将中国制造的轿车1系销往墨西哥市场。动力规格与国内版相同,起步价48.99万墨西哥比索,约合15.4万元人民币,比当时国内20.48万系列的价格便宜不少。



事实上,宝马推出轿车前驱1系,更多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者对入门级轿车豪华车的需求。毕竟当时奥迪A3的销量极好,宝马进口的两厢后驱1系无论是价格还是车身规格都无法与三厢A3抗衡。因此,当轿车1系投放市场后,宝马在中国紧凑型车市场也能收获每月4000台左右的销量,相比之前进口1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销量,这是明显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宝马后来放弃了后驱1系产品线,将入门级车型换成了更符合主流市场需求的水平前轮平台。2019年,宝马推出新一代1系两厢车型,采用与国产轿车1系同源的UKL2前驱平台。不出意外,明年国产轿车1系将换代,届时车辆的设计和尺寸都将升级。届时,我们可能会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看到轿车1系。





2014年北京车展,福特全新紧凑型车Forus正式发布,并于同年12月30日正式上市。全车搭载1.5L四缸发动机,匹配6MT/6AT变速箱,9.68-11.98万元。



凭借良好的空性能,出色的驾驶体验,出色的性价比,福睿斯上市后的销量非常出色。2015年刚上市一个月,福睿斯月销量就达到18000台,之后一路攀升,2017年9月达到顶峰,月销量突破35000台。



不过对于粉丝来说,当时很多人对福睿斯嗤之以鼻。主要原因是2014年福睿斯上市的时候,全球只有中国市场在售,所以虽然它很有欧洲驾驶感,但还是没能阻止当时人们给它扣上一顶略带贬义的“专车”帽子。



熟悉福特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福睿斯的英文名是Escort,而Escort早在1955年就诞生在英国,直到2003年才停产。这期间共推出六代车型,累计销量超过400万辆。是一款主打运动和年轻市场的入门级车,定位有点类似于轿车嘉年华。所以外汇不是空创造的模型,而是坚实的基础。



中东版Furuis

也许你觉得这种历史联系有点牵强,那么福赛思2017年进入中国台湾省市场,2019年在中东市场的销量就很能说明问题。虽然Forus是国内首款车型,但这款车其实是福特澳洲研发的,研发之初就定位为全球车。只是因为福特放弃了美国市场的汽车业务,而欧洲有嘉年华和Forus,所以才选择中国作为Forus的主要销售市场。





2016年9月,大众全新中大型SUV亮相工信部,同年10月28日,上汽大众正式发布官图,在国内命名为Teramont,但当时中文名称尚未确定。由于2016年前后恰好是网上对专车朗逸讽刺最严重的时期,大众的这款全新SUV一经发布就被很多人认定为中国的专车。尤其是其5米以上的船长居然使用了低端的MQB横式平台,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其“中国特供”的身份。



但实际上Tuang根本不是专车。我们只知道上汽大众在10月28日发布了Tuang的官图,却不知道大众也在10月28日发布了新车型Atlas在北美的官图,而Atlas就是Tuang的北美版。



其实不仅是途昂,上汽大众后来推出的途昂X在美国也有对应的Atlas Cross Sport版本。



事实上,Tuong从产品项目一开始,就以中国和美国市场为目标开发了一款中大型SUV,甚至早期的伪装车测试都是在美国进行的。所以,以后我们再来说说大众途朗。不要被它缺乏高级的驾驶质感和低成本的水平平台误导,以为它只是中国的专车!

介绍了这么多国外品牌车型,再来说说中国品牌的几款“假专车”。一般来说,提到国产车,尤其是定位低的车,大家通常认为其销售区域仅限于中国市场,即使销往国外,也和前面提到的一些返销海外的车型没有区别。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三款中国车不仅仅是海外销售!





在介绍宝骏530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五菱、宝骏、上汽通用三者之间的关系。五菱是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国有独资企业,也被称为柳州五菱汽车。2002年,柳州五菱通过资产重组,与SAIC、美国通用汽车共同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专注于厢式货车等商用车市场。2010年,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专注于乘用车市场的子品牌宝骏,以提升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的竞争力。换句话说,宝骏从诞生到现在还不到12年,甚至可以在几年前称之为“造车新势力”!



说起宝骏530,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是国内入门级高性价比SUV。凭借7万元的超低起步价,以及不错的空余地和配置,宝骏530在2018年已经上市,月销量在6000台左右,是宝骏品牌今年销量最高的SUV。



但如果你觉得只是满足中国入门级消费的国产SUV,那就太年轻了!2018年11月,雪佛兰在哥伦比亚发布了全新一代科帕奇,而这款车其实是宝骏530的改款车型!除了车标等细节上的差异,与国产宝骏530基本没有区别,动力系统也是同样的1.5T发动机搭配6MT或CVT变速箱。



当然,毕竟是宝骏的换壳车型,新一代科帕奇还是比较低端的,所以主要目标市场是南美、泰国等地,销售的车型都是中国生产出口的。除了带有雪佛兰标志的版本,宝骏530在印度市场还有带有五菱和MG标志的版本。其中五菱版叫五菱Almaz,名爵版叫名爵赫克托。至于雪佛兰的正统科帕奇,现在已经被国产销售探险者取代。



裤子尺码31



国民神车五菱洪光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作为一款称霸国内MPV市场多年的神车,没有人提到五菱不会想到五菱洪光。但是,如果你认为五菱洪光只是一款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帮助普通人白手起家的“创业神车”,那你就小看它了!毕竟自己的子品牌宝骏已经通过上汽通用的背景销往海外市场。五菱怎么会满足于只在中国销售?



早在2013年,通用汽车就将五菱洪光带到了印度市场,并在上面打上了雪佛兰的标志,并将其更名为雪佛兰Enjoy,在印度生产和销售。动力系统搭载1.4L汽油和1.3L柴油发动机,搭配5速手动变速箱。起步价54.9-69.9万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63-80000元,比当时国内1.5L车型的起步价还要贵一万多元!





五菱和宝骏,依托上汽通用的合资背景,将国产车型以不同标准销往海外,广汽传祺也是如此。众所周知,广汽目前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本田、丰田都有合资企业,所以也有能力回售全球市场。这次返销国外的车型是广汽传祺GS5。



广汽传祺GS5和五菱、宝骏一样,在国外销售时不直接用原来的logo销售,还要换成当地人认可的logo。众所周知,由于雪佛兰、道奇等美国品牌在南美市场大受追捧,广汽传祺GS5换上了道奇的logo,以Journey的名义出口墨西哥市场。



了解道奇车型的同学应该都知道,Journey是之前道奇SUV车型酷威的英文名。酷威当时也是进口到中国销售的。但由于产品力和质量不佳,国内销量很一般。现在,时来运转,我们中国的SUV已经作为酷威销往国外。别人不敢说传祺GS5的产品质量肯定比道奇酷威好很多!



车型规格方面,出口道奇酷威搭载1.5T+6AT的动力组合,与国产传祺GS5保持一致。在墨西哥市场,该车售价为55.59万-64.59万比索,约合17.54万-20.39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传祺GS5国内售价仅为12.68-16.98万元,比出口版便宜4-5万元。可见道奇的Logo还是挺值钱的。





不难发现,有些事情如果人们跟风或者根据惯性推理,很容易有节奏或者有偏差。而且,“专车供应”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比如在欧美甚至东南亚市场,各车企根据当地用户需求开发“专车供应”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今年刚刚国内上市的丰田赛纳,以前就是典型的美式专车供应。在墨西哥等地区,大众推出了许多低端廉价的特价车型。毕竟“量身定制”才是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式。像中国市场的大众朗逸,正是因为能直击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才最终获得了神级的销量。所以,从满足需求的角度来看,“特供”不仅是槽点,似乎还是很大的优势~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