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骆驼热的节奏来了”
Xi安的气温在上升,不仅热,而且闷!网友抱怨晚上太热睡不着,早上起来一身汗,这一天过不下去了!
中央气象台也相继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大部、华北南部、黄淮西部、江汉、江淮东部和南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有35℃至37℃的高温。
但在宁夏北部、陕西关中、河南中部、江西中部、重庆北部,却高达38℃~39℃!因为中国三伏天的到来,今年的三伏天会有多长,有多热?北美和中东会有高温天气吗?
北美最高温纪录始于北纬52度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镇6月29日49.6℃的最高温。在此之前,北美很多地方已经陆续推高了最高气温,但是当利顿镇的高温出现时,却哑火了,然后一路推高到了加拿大历史上前所未有的49.6℃的高温!
当然,这个高温在7月10日被加州死谷打破了。那一天死亡谷的气温达到了54.4℃的极端高温,而7月12日地表温度达到了81℃,真是丢人!
科威特瞬间73℃不觉得热,但是阿尔及利亚说骆驼热晕了,真的让人有点害怕。就连骆驼也差点倒在路边。这么热的气候对人类来说还是地球吗?
自6月中旬以来,北半球的高温记录一直在攀升。原本最适合美加的地中海气候区域(美加西部和太平洋沿岸)成了名副其实的火炉,中东则成了另一个火炉。下一次高温还会继续上升吗,地球上最高温度有多高?在以前,相信大家都会毫无疑问的告诉你,加州死亡谷的54.4℃是最高温度,但是现在。
中国的三伏天开始了:会像美国和加拿大一样热吗?
三伏天,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的开始日期在公历7月10日至20日之间,结束日期在8月8日至18日之间。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伏,中间伏和最后伏。那么怎么算呢?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由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组成的60组不同的名字,用来记录日子,循环使用。每一个有庚字的日子称为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因此,2021年的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到2021年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这是最长的三伏天之一。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伏”就是天气太热,适合伏而不适合动!
这段时间天气很闷热,是亚热带地区湿度比较大,温度比较高的时候闷热的体感。一般35℃的时候会受不了,37~38℃的时候体感指数会出图表,40℃的时候肯定会疯掉!
体感指数是对体感温度的描述。空当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体表的汗液难以蒸发时,体表就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汗层,使全身粘粘的,很不舒服。夏天人体体温几乎都是靠汗液的蒸发来控制的,汗液蒸发不了,体温就升高了。这就是由内而外的热度,难以形容!
加拿大西部太平洋沿岸是地中海气候,所以当地40℃的高温和我们40℃的高温体感指数差别很大。加拿大西部夏季炎热干燥,只要提供足够的水分,汗液就会在体表蒸发,所以全身还是很舒服的。不过今年的气温也是吓人的,毕竟最高气温49.6℃,花艺师没有这个经验,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烫法!
加拿大的高温是由一种叫做“热穹”(thermal dome)的现象引起的,这种现象是大气中的高压产生大量的热量,形成两侧低压的“热穹”,就像一个盖子,上面是高压,而内部的热空气体上升,被上面的高压截留,再次导回内部,使热量无法散发,形成越来越热的趋势,这就是
NOAA的科学家已经说过好几次了,这个热穹将开始消散,但是已经说了一个多星期了,还没有结束。这次美加的人真的很惨,不怎么动。他们一直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导致这里的气温上升。谁也不知道下一个高温点在哪里!
但是,趋势是向内陆移动到美国,这真的是致命的,因为它会穿过整个北美大陆。以后美国加拿大都要遭受1~2个月的“热穹”,直接就是摇头丸的治疗!
热穹顶会出现在中国吗?
这种生成的机制很复杂,但主要是2020年冬季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的温差造成的。但是,具体的机制肯定会形成热穹,连科学家自己都搞不清楚。简单来说,只能暂时解释现象,很难预测!
中国的高温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像美国西部、加拿大这样罕见的长时间高温,在中国似乎很难见到。1999年华北出现了42.4℃的高温,1743年也就是乾隆年间据说达到了44℃的超高温!
当时仅北京郊区和河北部分地区,就有数万人死于极热。因为没有早期的气象资料,历史上高温的成因很难分析,但是有完整的1999年华北高温的气象记录!
1999年6月24日之前,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环流受欧洲北部和贝加尔湖以南的高压脊控制,而中亚和中国东北地区则处于低压槽中!贝加尔湖南部高压脊纬度延伸范围较广,在东移过程中长时间影响北京。随着高压脊逐渐东移,北京受高温天气控制,而华北、黄海、东海低压槽稳定维持,阻碍高压脊东移。所以北京在这场拉锯战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长时间的高压使得气温上升到罕见的42.4℃!
其中有些类似于“热穹”,但又不完全相同。因此,很难预测今年接下来的几天是否会出现罕见的高温。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现在每年都在创造高低温的历史记录。今年会出现罕见的高温吗?大概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