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
有不法分子冒充社区防疫人员。
以防疫统计为由加个人微信
然后把人拉进另一个群体。
执行各种返利任务
不信!
据金华市居民王女士介绍,5月17日中午,微信突然弹出一条“我是社区疫苗统计员,请传一下”的信息要求添加好友。她仔细看了一下申请的理由,是《防疫统计》没多想就通过了。就在好友申请后,“防疫员”将王女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随后她的头像ID被更改。
刚开始有些被拉进群里的人,像王女士,还真以为是社区防控中心的成员,在群里问什么时候打疫苗。
结果头被扎了,群主换了,新群主马上介绍这个群是所谓的“兼职群”,然后马上发布做兼职任务的信息,假装有兴趣通过扫描群内的一些“信任”来有节奏的提问...之后新主人开始要求做过任务的人发集合二维码之类的,一些“信托”开始展示自己完成任务的图片和集合码。发现不对劲的人会立即把家庭警察洪升拉进小组。
金华市公安局苏萌派出所民警洪升得知情况后,在群里发出了防骗提醒,但她没想到,没过多久,她和一些有防骗意识的人就被移出了群。
金华警方将持续关注此类诈骗。
希望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操纵分析
1.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信息的;
2.冒充社区相关人士获取信任,加好友后拉进群聊;
3.该团伙冒充社区相关人士,拉人在群里做任务,宣称“高收益高回报”,用甜言蜜语诱惑你;
4.当受害人开始“工作”时,骗子会先给你一些甜头,第一单甚至第二单会按照约定返还货款和佣金,以此骗取信任,让受害人加大投入,制造“刷得多赚得多”的假象;
5.骗子会不断索要“一式三联单”,在受害者陆续支付数千元后,以“任务未完成”、“卡单”、“系统故障”等各种理由拒绝退钱提成甚至拉黑。
金华警方提醒
对于这种添加好友的验证应用,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涉及到钱的时候更要提高警惕,不要听信、不信或者转账,天上不会掉馅饼。疫情期间,诈骗的方式也是一样的。大家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任何涉及金钱的新闻都可能是诈骗。
一个
不要轻信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微信、短信。无论犯罪分子用什么说辞,他们都不会听的。他们要及时挂断电话,不要回手机短信,不给犯罪分子进一步设置陷阱的机会。
2
不透露。
无论如何,都不要轻易泄露个人和家庭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三
不转让。
学习银行卡的使用常识。陌生人索要验证码、扫描二维码时,千万不要提供或转账,以确保卡内资金安全。
来源:金华公安金华新闻客户端
来源:义乌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