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前景(2020年智慧农业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商业智能网讯:2014年提出了“智慧农业”的新概念。智能农业(intelligent agriculture expert system)是智能农业专家系统(intelligent agriculture system)的简称,泛指利用物联网技术、“5S”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三农”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态化、集约化,从空整合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通讯设备、信息设施,使农业和谐发展,实现“高效率、高效益”

中国智慧农业未来发展目标

一、第一阶段,2016-2025年,为智慧农业的基础和地方试点培育阶段

建设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农业数据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基于大数据的挖掘为各级领导、干部职工和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培育一批智慧农场、农田、林场、渔场、牧场。通过高校、网络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业领域各级领导、管理干部、涉农企业员工和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到2025年,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建成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区县和智慧龙头企业示范样板,开发一批农业智能传感器、检测仪器仪表、智能软硬件产品,并逐步推广;在中西部地区,结合各省市智慧城市建设,各地培育了多个智慧农业示范园区,逐步建成了一批农业生产智能控制、作业智能调度、产供销智能管理、经营智能决策的智慧农业企业示范模式。

二。第二阶段,2026-2035,智慧农业成长和大力推广阶段

到2035年,全国各地全面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区县,将智慧农业建设经验推广到中西部地区,智慧农田、智慧农场、智慧林场、智慧牧场。智慧农业企业大量涌现,智慧农林牧渔初具规模,成效显著。

三。第三阶段-2036-2050全面高度发展的智能农业阶段

到2050年,我国经济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智能化高度发展,整体水平赶上并超过国外中等发达国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将接近并赶上国外发达国家。全国各地都将建设智慧农业和大中小智慧农林牧渔企业,中国已经开始向智慧社会发展。

近年来,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有望从2015年的137亿美元增长到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3%。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智慧农业的三个发展方向:

(1)从人工到智能

在种植养殖生产过程中,摆脱人力依赖,构建集环境生理监测、作物模型分析、精准调节于一体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农产品差异化生产。

在食品安全方面,构建农产品追溯体系,记录和存储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各种相关信息,可以通过食品识别号在网上查询和认证农产品,进行全过程信息追溯。

在生产管理中,特别是一些农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农场等单位,农业测土配方、灭茬作业计划、农场生产数据管理等生产计划系统广泛采用智能设施和互联网来提高效率。

(2)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营销方式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农资市场的时间空地域限制将被打破,农资采购和农产品流通的数据将被实时监控和传输,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近年来,各地兴起了农业休闲旅游和农家乐的热潮,旨在通过网站、网络宣传等渠道推广和销售休闲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农村经济的新业态。

农业种植什么项目前景好挣钱多

(3)提供准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

“三农”信息服务为农业经营者传播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生产管理信息和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自主经营农业生产体系和营销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水平,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节本增效增利。

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也推动了农业管理的数字化和现代化,促进了农业管理的高效和透明,提高了农业部门的行政效率。

更多信息请参考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市场前景及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国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等解决方案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