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财联社的消息(驻京记者范姜),JD.COM欠条升级为“欠条卡”,近日引起多家媒体关注。知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京东背后。COM的行动,那只是一次“正常的业务升级”。
根据借据卡的服务说明,在借据卡成功激活之前,用户的借据交易受《京东借据信用支付服务规则》约束。JD.COM IOU的贷款机构将提供贷款,贷款人将向交易对手支付资金。“借据卡”激活成功后,用户后续的借据交易将使用“借据卡”进行支付和结算。
许多市场分析师认为,即使京东。COM的初衷只是为了加快与银行信用卡的合作,不排除它是在为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政策做准备。作为一种“信用支付”产品,JD.COM白条在业务形式上与银行信用卡没有本质区别,但却游离于信用卡的监管之外。预计在“信用卡新规”下,未来这部分业务将受到规范。
升级措施是业务落地?
金融联社记者发现,JD.COM借条升级后的“借条卡”,其实是由宿迁腾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一张信用卡,名为“JD。COM IOU operator”和银行,而这张卡的信用额度将由银行提供。据了解,这种信用卡还将享有具有JD.COM特色的相关权益。
根据JD.COM的信息,用户需要在广发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等指定合作银行开立“借据信用卡”,将借据升级为借据卡。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JD.COM科技就开始与银行合作打白条。2020年10月,平安银行与京东数码科技(后更名为“JD。COM科技”),双方共同推出“平安银行JD.COM白条联名信用卡”(以下简称“平安白条卡”)。据悉,从借据升级为借据卡是此类业务合作的“落地之举”。
一位分析人士告诉金融联盟记者,JD.COM白条升级为白条卡的动作逻辑与之前其他互联网平台不同,即白条升级既没有“品牌隔离”,也没有将用户账户完全转移到升级后的金融机构,而是为用户开设了“双账户”,即信用卡账户和白条账户同时存在。在这个过程中,JD.COM借条扮演了抽干银行信用卡的角色。
根据《白条卡服务说明》,JD.COM的白条大多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也就是为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援助”服务。然而,目前JD.COM并未采取诸如重新命名和指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名称等“品牌隔离”措施。同时,通知还指出,原JD.COM白条未到期业务将继续由JD.COM白条提供;但当用户的借据卡在京东无法支付时,为了顺利结算交易,会交易原JD.COM借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你在为合规寻找出路吗?
虽然将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并不是一种纠正措施,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JD.COM有意寻找出路,以应对未来更严格的监管合规性。
一位分析人士告诉金融联盟记者,“信用支付”业务是一种“类信用卡”业务,在产品形态上与银行信用卡非常相似:为用户提供一定的信用额度,支持其消费和使用;给基金一定的免费试用时间,也可以阶段性声明。但这种业务不在银行信用卡的相关监管范围内。
“按照功能监管,不排除监管部门未来大概率将此类业务纳入银行信用卡的监管范围。”上述人士对金融联盟记者表示,此时JD.COM落地白卡产品,或意在提早试水将原有信用卡业务直接转移到银行信用卡系统,为合规做准备。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告诉财联社记者,JD.COM白条的合作金融机构很多都是当地的商业银行。根据商业银行互联网新规,地方商业银行不得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跨区域经营。这可能意味着,此前与JD.COM白条合作的一些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将受到极大限制。因此,这也促使JD.COM白条寻找其他途径来承接原有或新的白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