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散群聊我是群主(正观快评:今天,我们如何当群主?)

微信群为群体的集体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微信群引发的侵权案件纠纷日益增多。微信群骂人,群主负责“慢作为”和“不作为”——广州互联网法院作出的两起判决近日引起社会热议。

微信群里骂人引发的两个判决,一个是因为群主无视群友对他人的辱骂,对被骂者的帮助无动于衷,最终被判“慢作为”、“不作为”承担责任;另一种情况类似,就是群友骂人,但群主及时劝阻,劝阻无效后解散了微信群,所以群主被判不承担责任。这两个群主的做法大相径庭,堪称“今天我们怎么做群主”的教科书案例。

当然,舆论更关注的肯定是被判定有责任的业主,而被判定无责任的业主则被舆论选择性忽略。过度解读“群主骂人,群主负责”,造成了一种“群主也是危险工作”的错觉。似乎只要群成员有问题,群主就会跟着“坐在一起”——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作为群主,需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和注意义务,这是相关案例的警示。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担心。业主的注意义务不是无国界的,更不是苛求的。

群主建群的行为,而群主作为群管理者,在发布群公告、移除群成员、解散群等方面享有比普通群成员更大的权限。,这是群主管理责任和注意义务的主要来源。所谓“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互联网群组发起者和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建设文明有序的网络群组空。

相应的,群主要规范群聊行为,维护群聊内容的不违法性。对于群成员发布的违法内容,或者明显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如群成员骂人等,群主要予以警告,甚至将其从群聊中移除。比如最近曝光的亨利的微信群,聊天内容不堪入目,其实叫“上海色流”。像这样的“小黄群”,群主当然应该承担管理责任。现实中,这样的群体还有很多,只是因为“民不举官不究”,没有被判承担责任。

事实上,被判承担责任的业主只是极少数,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过分担心。车主的注意义务被限制在最低限度,这不可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只要群主按照普通人的判断,认为群成员的表达明显不当,就会给予暗示和禁止,即使他已经尽到管理责任。而且群主也不可能天天盯着群里的成员聊天。如果群内成员频繁发表不当言论,或者已经通过骂人的方式明确提醒,但群主仍未采取措施并造成一定后果,群主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干净健康的网络空,是所有网民尤其是群主的责任。微信群成员发表不当言论,群主在被告知或者被受害人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劝阻、警告并责令其停止侵害;劝阻无效的,应酌情采取移出群聊或解散群等必要措施,防止侵害继续和损害扩大。这是相关案例对“我们今天如何做群主”的启示。而且,完全没必要害怕当群主,我们愉快的群聊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怎么解散群聊

微信群骂人,群主不作为或承担看新闻的责任(zhengguannews.cn)

(黄河评论邮箱:zghhpl@163.com)


编辑:杨

统筹:王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