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明码标价的商品
买就是赚?
不一定是这样的
今年三月
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下划线价格格式条款为“JD。COM商城"
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至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提起消费者民事公益诉讼
最近
JD.COM宣布
删除无效的交叉价格格式条款
并正式发布标价规则整改报告
这起公益诉讼和解了
01。“交叉价格”商品
买不一定赚
"交叉价格:
是指某些电商平台在售价旁边有一个用线标注的价格,那个价格就是“标价”。
标示的价格往往远高于现行售价,但标示的价格是“无效”的,现行售价会给消费者一种买的就是赚的错觉。
那么问题来了。
商品的原价是多少?
现在真的降价了还是打折了?
在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受理的一起投诉中,消费者林女士在电商平台购买了原价6000元、现价270元的三年藏福鼎白茶。林女士收到茶叶后怀疑商家捏造原价。经福州市消委会调解,茶叶公司对销售页面上的标签进行了整改,删除了6000元的划线价签,将购买茶叶的270元退还给消费者,并赔偿消费者500元。
02。标价格式条款
涉嫌侵犯消费者多项权益
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认为
“标价格式条款”
涉嫌侵权消费者
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2020年8月12日,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在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消息,询问各大满屏标示价格的电商:为什么要打造标示价格,标示价格是否难以规范?
今年3月,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因JD.COM“交叉标价”格式条款侵害多名消费者合法权益,向福州中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确认北京JD.COM三白610渡厄商务有限公司(“京东”的平台经营者)制定的交叉标价格式条款。COM Mall”)无效。3月11日,福州中院正式受理此案。
此次公益诉讼是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发起的首例消费维权公益诉讼,也是中消协首例针对电商平台的消费维权公益诉讼。
以前报告过:
卖270元,出价6000元!标价到底是多少
福州市消委会向三大电商喊话:不要明码标价误导消费者
03。公益诉讼中的和解
JD.COM将整改“明码标价”格式条款
“双11”前置在线系统功能
10月11日,福州中院正式发布民事调解书,确认福建省消委会与JD.COM达成和解:
民事调解书截图
同时,JD.COM还向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承诺,将从多方面整顿“明码标价”规则,使明码标价真实、独特。
其中,开通“明码标价”服务时,附加商户需同意并签署《明码标价通知书》,后台录入明码标价信息时,需选择相应分类,上传相关“明码标价”依据;
力争在3-4个月内完成全站相应改造,优先快速推出主要品类,实现“标价签”的独特基础。
尽量增加商家需要在11月11日前上传价格依据的系统功能。对于未上传价格依据的商品,将在商品信息页面取消标示价格显示等整改条款。
✍
福建省消委会对京东表示赞赏。COM的积极整改,并呼吁:[/s2/]同类电商平台加强自身管理,确保守法经营,对入驻商家严格审查,加强质量控制;
保证所售商品货真价实,不以“文字游戏”“数字游戏”等引人误解的标识、虚假原价、交叉标价等方式诱导消费;
积极参考JD.COM平台整改,开展全链条、全方位自查整改,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共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
中国消费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张
编辑/裴颖
监制/何永鹏任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