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一被窃听,答案就来了。近年来,照片搜索App已经成为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引流工具。“用户体验”越来越好,让很多学生群体高度依赖。与此同时,有一个越来越大的争议:这些应用程序是帮助孩子学习还是鼓励他们的惰性?
一些专家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照片搜索App的功能正在不断升级,在学生中的普及率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反思其作用,规范以推广为卖点的营销推广。
你真的是学习还是抄作业?
“作业有问题,拍拍题”“小猿搜题,拍拍题,学习”...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生来说,各种搜索app让作业习题的答案唾手可得。
“遇到不会的问题,拍拍它,答案就出来了。现在真的有点离不开它了。”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名中学生胡毫不掩饰自己对这类应用的依赖。他说虽然心里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
“学校一般不允许,但在家里还是可以用的。”胡说,班上几乎每个学生都配有手机,手机里至少有两三个搜索app。
湖北武汉某中学高三学生黄梓琪说,高中的习题集一般都配有答案,做完就可以批改。当你遇到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时,你通常要思考,但你真的想不通如何使用搜索App来查看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在那些自制力差的同学手里,搜索App很容易成为他们的抄袭工具。以前没有App的时候他们抄同学,现在用App抄更方便了。”
对于在线教育平台来说,照片搜索App因为用户粘性高,被称为“引流工具”。各大平台不断升级功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比如一个叫“快速作业”的App,不需要学生一起拍照搜题,只需要扫描教材的条形码就可以轻松得到整本书的答案分析。有一款“话题拍拍”App,号称已经签约清华北大100名“解题官”,提供在线“免费解答”服务。
学生“快乐”。老师的父母很担心
对于许多家长和老师来说,学生对照片搜索app越“高兴”,他们就越担心。
——搜索答案,而不是思考的能力。"我不能说我讨厌它,但它肯定弊大于利。"上海市普陀区宜川中学的凌老师是高三的班主任。她和同事对这类App的态度非常坚决——“一刀切”学生禁止使用。
“交作业的时候,80%的同学都做得很好,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往往50%的题都没有掌握。”凌说,目前的教育定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多同学直接通过搜索app得到答案。完全没有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老师也很难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搜题app还在推陈出新,宣称“毫秒响应”、“跟着节拍走,解决问题”,这让一部分学生越来越依赖app。
——大学生兼职挣钱,回答水平参差不齐。采访中,学生、家长和老师普遍反映照片搜索App的正确率不尽如人意。上海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郭燕告诉记者:“辅导孩子学习时,学校里那些‘高大上’的数学题有时不太好,需要参考搜索App,但用久了发现这个App的答案不一定正确,估计错误率在10%以上。”
记者了解到,目前“话题拍拍”已经推出兼职答题业务,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抢单”挣钱。由于回答者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回答不正确,对学生有误导。
——搜题是假,上网是真。“每天放学的时候,我都说要搜题学习。我手机用了三四个小时,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河南省焦作市一名初三学生的家长有点担心孩子最近的异常举动。
据安徽省宣城市李桥中学教师杨胜美介绍,不排除部分学生确实想学习,但以搜索为名获得手机控制权的学生不在少数。
面对技术这把双刃剑,思维训练比获得答案更重要[/s2/]
“好的教育是慢成长,允许你发呆,可以有奇思妙想,而不是在标准化的竞赛通道里不断刷分。”法学教授罗培新认为,照片搜索App省去了学生沉思的痛苦,但也消除了孩子真正的快乐。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党委书记陈宏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怎么用。这几年的照片搜索App,对于自制力弱的孩子来说,肯定是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容易导致懒惰,养成抄作业的习惯。
“我们不允许学生在校园内使用这类App,也不鼓励他们在校外使用。但同时也要考虑客观情况。比如家长可以从App上参考一些解题流程,然后对低年级孩子的作业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陈宏说,好的教育包括引导和陪伴。除了老师,家庭也应该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吴尊民认为,“问题解决”是教育过程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得到答案,还在于思维方法的训练、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很多人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最终解决难题时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就是这个原因。
受访专家表示,照片搜索App宣传“拍照即得到”,不断提升所谓的“用户体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规律。可以说App越早回答越好,越容易助长自制力差的学生的惰性。同时,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容易导致教学不准、失焦。
“永远不知道怎么做,永远不知道怎么想,这应该是一个学生在解题中真正学到的东西。”吴尊民表示,规范照片搜索App需要形成多方合力。学校要告知家长此类app的弊端,引导家长合理使用;家长也要逐渐转变心态,在刷分、提分等营销上少一些急功近利。
记者:何欣荣、吴振东、胡洁飞
漫画设计:新华网佘玲
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app/9888269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