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可以买手机吗(在拼多多上买iPhone,享受了低价就要付出代价?)



原燃财经(ID:rancaijing)

作者|金冕

编辑|韦嘉


在拼多多上买iPhone靠谱吗?

在社交平台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对拼多多的态度暧昧。iPhone有了新品,他们知道拼多多有100亿元的巨额补贴,于是高呼官方“全靠拼多多”;拼多多在换上补贴iPhone的时候,对低价感到惊讶,但又担心买到假货(翻车);接到订单后,他们会通过验三码、支付GSX(苹果维修售后系统)等方式进行验证。,然后贴一个是否顺利下车或者翻车的报告。



微博(左)和哔哩哔哩(右)相关案例,开箱检查视频。


刘辉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她一直想得到一部iPhone SE。苹果官方售价3299元,而拼多多100亿补贴活动的券后价仅为2899元。在对比了其他主流电商平台的价格,看了拼多多几百条附加评论后,她告诉燃财经“不能保证100%安全下车,但是价格真的很甜”,于是决定赌一把。

按照财经的理解,拼多多的补贴是建立在商家让利的基础上,平台会出一些外快做补贴。有经销商表示,拼多多平台想要的是高端用户和GMV的推广,商家的补贴是薄利多销,各取所需。以iPhone SE为例,手机进价3000元,价格低于进价,100元。这背后的损失由平台和商家共同承担。

拼多多“假一赔十”正品保险和iPhone低价背后有哪些套路?买低价机有哪些「成本」?拼多多为什么“卖苹果便宜”?本文试图回答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


拼多多上买iPhone,用户最关心什么?


很大一部分像刘辉这样的用户,最关心的是拼多多补贴的iPhone产品是否百分百OK。

众所周知,苹果手机很难造假,大部分用户也知道,一部iPhone的真伪更容易验证:开箱前可以通过序列号查看机器何时出厂、哪个国家的版本、何时启用、保修期,开箱后查看三码(外包装、保修卡、手机)是否一致。

通过对聚投诉、知乎等公众社交平台上收集的近千个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用户举报的“翻车”案例主要有两类,其中硬件质量问题较多,“三码不一致”和翻新、扩容、换壳机为例。

知乎网友David称,去年4月底在拼多多土谷官方旗舰店买了一部iPhone Xs Max。收到货后发现三码(外包装、保修卡、手机)不一致,于是申请退款。客服给出的解释是“所有商家都是厂家原封不动发过来的,建议正常使用”,“手机激活后七天无理由退货”。

最终12315强制要求商家办理退货,但商家要求其提供第三方开箱证明,证明手机是从这个盒子里拿出来的,但大卫开箱时并没有录像。

拼多多关于这个订单给燃烧财经的回复是,经核实,手机在发出时原本是未开封的,所以无法支持退款申请。但在平台客服的介入下,商家同意退钱。



大卫发布的三码不一致的照片以及与商家客服的对话。


另一位知乎网友“看我你你你你”发帖称,去年5月在拼多多购买了一部全新的美版iPhone 7 Plus,两天后从深圳华强北彬彬数码店收到顺丰快递。因为对发货地点不放心,他马上把手机拿到苹果店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系统提示序列号应该是金色32G,但手机其实是银色iPhone 7 Plus,iOS系统显示是128G。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描述属实,这是一台翻新、扩容、换壳的机器。




这位网友发布的检测报告


他找到商家,对方只同意退货退款,不同意赔偿。这位网友说,拼多多官方客服半个月没有回应检测报告。“无尽的等待,就为了花一千多块让我看到品多多的真面目。”他在知乎上写道。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燃财并未联系该网友。

2019年11月19日,用户张穆在拼多多亿元补贴活动上购买了一部iPhone 11 Pro Max 256G。收到货准备使用没几天,他发现通讯有问题,不管是通话还是微信语音,声音断断续续,于是联系了商家。商家建议他出具检测报告,称如果检测出质量问题,会处理。




张穆和商家客服的对话






张穆提供的测试报告


张穆去无锡恒隆广场苹果直营店检测,拿到的报告显示:语音检测显示信号微弱;建议顾客在购买后14天内与卖家换货。张穆将电子报告发给卖家客服后,得到的最初回复是“申请退款,等待售后处理”。

但手机寄回后,商家反映“(商家)售后检查(发现机器)没有问题,无法退货退款”,随后手机被寄回。拼多多平台客服电话回复也是一样。

“我去的苹果直营店还不够正规吗?只是客服口头上说没有检测出问题,没有提供检测报告,而我提供的检测报告却成了摆设。”张穆说。

财经就此联系拼多多,得到的回复是语音信号问题是这款手机的通病。测试单只描述了用户反馈问题,无法判断产品存在硬件问题。况且平台客服联系了苹果官方售后,用户反映的麦克风、扬声器等部件都没有问题。最后客服驳回了用户的退货退款要求,“消费者认可检测结果”。

然而,张穆告诉财经,他不承认最终结果。


想要维权有多难?

根据上述三位用户的描述,他们在购买机器后都经历了一个繁琐的售后维权过程。此外,不少用户向财经反映,在拼多多购买iPhone后,遇到了售后和维权困难。刘芬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为了省钱,也许这是我不得不冒的风险。”

以iPhone 11 Pro Max 256G为例。京东官网价格。COM的自营,京东的。COM第三方店和拼多多100亿补贴活动分别为10899元、10899元(券后价9299元)、8898元和8599元(券后价8299元)。也就是说,以这款手机目前的价格计算,拼多多100亿补贴活动的价格比苹果官方价格便宜了2600元。

财经分别询问了这些进货渠道,商家给出的退换货政策一致。签收后检测到商品本身有质量问题,支持7天退换货15天换货。但要求用户提供苹果官方售后服务出具的检测报告。苹果官方的解释是,苹果直营店和售后都提供定期检测报告。

在财经了解到的案例中,商家并没有完全执行这一退货政策。例如,张穆在提供苹果直营店出具的“建议退换货”检测报告后申请退款,但仍被商家拒绝。

至于售后政策,苹果客服告诉财经,只要购买全新版本的国行,就可以享受苹果官方一年的保修期。但是无论你从哪个渠道购买iPhone,都需要检查是否是正品行货,是否在保修期内。所以客服建议用户在苹果官网或者官方零售店购买,售后服务更有保障。

从业十年的资深手机渠道商杨栗告诉燃烧财经,拼多多的iPhone之所以备受争议,部分原因是拼多多给商家定的价格太低,利润太薄。不排除不良商家“以次充好”,iPhone的“真假标准”难以界定,也增加了用户维权的难度。

据湖北武汉手机渠道商丁梦介绍,除了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零售版,还有iPhone的封底机,以及官方换机、官方修机和演示机。由于这些机器与零售机器的成本相差较大,普通用户很难区分,一些黄牛和经销商就从它们身上做起了黑心生意。按照财经的理解,拿到货的价格是零售机>演示机>官换机>官修机。

封机后一般是指商家拆开原厂包装,用劣质产品替换原厂充电器、充电线、耳机等配件,目的是销售原厂配件,赚取差价。据苏伟介绍,为了摊薄补贴活动的成本,部分商家确实有这种操作。“至于恢复外包装,根本不是问题。我们这个行业的人只需要一个吹风机就能解决。”

(黄牛都是家里卖的)我们不接受拼多多的货。”杨栗说他在拼多多上查过iPhone,配件不是原装的。

湖北武汉的手机渠道商小贝也表示,他在回收未开封的iphone手机时,曾遇到过拼多多渠道将iphone手机封口重新包装的痕迹。“(高仿代替原装)目前一套差价80元左右。”北京手机零售商胡歌告诉燃气财经,到底是不是原装的,普通消费者也说不清,所以这种情况在电商平台的一些小型数码店尤其常见。

官方更换,即官方更换新机,指的是官方用于售后的全新裸机。据胡歌介绍,模特一般都是N开头的,大部分都是不活跃的。

因为官方换机的价格是同类型零售机的85%左右,商家有利可图,所以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保险下回收手机——用技术手段让iPhone无法启动——苹果官方发售后换机——批发官方换机给商家或渠道。维修政策的这一漏洞直接导致苹果调整了在中国的维修政策,但仍有官方更换机从苹果官方售后或苹果委托的第三方售后服务商流出。

与官方换机一脉相承的还有官方维修机,即官方维修机,是苹果售后维修后的机器,或者是保修期内用苹果手机更换零件的机器。模型也以N开头,处于激活状态。

演示机是苹果给经销商做演示用的机器。型号从3a开始,不带耳机。按照财经的理解,演示者如果进入市场,一般出现在某款刚上市的初期,一台演示者的差价在600-800元左右。

但用户一旦购买上述机器,是否可以认定为假货,是否在拼多多“正品险(一赔十)”的保障范围内?

财经向拼多多求证,对方并未给予正面答复,只是表示平台采取了资质审查、序列号备案、神秘购买检测、专属苹果客服、假一赔十、正品保险等相关监管保障政策。对于参与“百亿补贴”专区的Apple stores。拼多多表示,100亿补贴专区所有品牌商品采取全平台通用政策,一旦确定不是全新的中银机,将启动补偿政策,对该批次订单的所有消费者进行十倍补偿。

拼多多没有回应100亿补贴活动中iPhone产品假一赔10的情况。

“演示、官方交流、官方维修都是苹果官方的。即使入驻品多多平台的商家卖的这些机器,也是真苹果。但并不是商家宣传的中行正品原厂机。平台在制定规则时应该明确这一点,否则会增加消费者维权的难度。"杨栗关于燃烧的财务报表。




拼多多100亿补贴活动中真险假一赔十的相关说明


iPhone,是诱饵吗?


做了全套功课和心理准备,纠结的刘辉终于决定下单了。

“无非两种情况,安全下车或者翻车。”但第三种情况发生了:下单后不到24小时,拼多多发来消息称订单异常,已退款。

强制取消订单,也叫砍单,“拼多多砍单”这个话题之前已经在微博上热搜好几次了。事实上,刘慧是知道剪单政策的,也知道拼多多剪单是常事,但她认为是那些用户操作不当,过多的订单被系统检测到。没想到,剪单也发生在从未用过拼多多的她身上。

为什么用户在拼多多购买iPhone产品会频繁被砍?财经学了两种观点。

告诉小北然财经,拼多多的Apple store后面不会有小经销商,因为苹果产品尤其是iPhone在市场上很容易套现,有经销商如何把电商平台当理财平台:一方面可以利用市场行情选择最低价进货,另一方面是否发货控制在一个临界点,跌了就发货,涨太多就不发货

“从支付订单到归还欠款,这些资金流可以在一天左右的时间内用于运营,创造利润。”说啊,贝克汉姆。

杨栗告诉燃财经,拼多多的订单看似是两人订单模式,但实际上,有些商家是在收集到一定量的订单后发货,因为订单多可以拿到更低的进价,不够就砍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拼多多的补贴让原本价格最透明的iPhone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套利空,导致黄牛抢购。但拼多多要的是支付GMV(包括退款)和真实用户,而不是黄牛的满意度,所以对有套利动机的黄牛进行强制退款。

拼多多还对福彩表示,反刷单机制是针对黄牛的,风险控制原则已经升级,以确保更多消费者以补贴价格购买自己的手机。“一些来源不明的新账户,长时间无活跃记录的账户,短时间内有多单多券的账户,与已被风控的账户实际相关的账户等。,都容易触发平台风控预警系统,存在‘砍单’风险。”

但根据目前用户的反馈,风控对牛的杀伤精度堪忧。

2018年左右,胡歌在拼多多开了一家手机配件店。据他介绍,套路一般是先刷一波基础赞,会有消费者因为补贴诱人而尝试购买,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现产品问题,因此大概率成为平台的转化用户,但已经享受过补贴的用户将不再是拼多多下一波补贴的目标用户。

但是作为一个资深人士,胡歌从拼多多买了几十款iPhone产品。“拼多多的反计费机制是最好的,没有关联账户。下单成功后,不排除被黑。”他的经验是“想买,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找很多人登录不同的微信账号帮你买。”

因为价格比自己的价格低,同时为了规避逐一零售的风险,胡歌会将手机转卖,批量赚取差价。上一次赚的比较多是在2019年底,当时AirPods非常火爆,苹果零售店严重缺货。电商平台价格比原价高100元左右,但在拼多多的价格比原价便宜了100元左右,相当于比当时的零售价低了200元。“当时我从拼多多那里抢货,转卖。一个能赚50-100块。”胡歌回忆道。

他建议那些被拼多多黑掉的用户“一定要换微信”。“如果他们没有购买iPhone产品,他们可能已经享受了其他优惠活动。”

时隔一天,刘慧换了微信账号和收货地址,继续下单iPhone SE。结果还是一样,订单不到24小时就因为订单异常被砍了。

“在拼多多买一部iPhone比花钱更需要时间和精力。”采访结束时,刘辉感慨道。

在拼多多上买手机靠谱吗


为什么是拼多多+iPhone的组合?


3月,苹果发布新款iPhone SE,随后数百万网友涌入拼多多官方微博、微信、App后台,要求其“安排数百亿补贴”。对此,拼多多100亿补贴负责人惠宗已安排拼多多成立新的苹果手机补贴小组。

“低价卖苹果”,拼多多不赚钱,但为什么拼多多如此重视iPhone,每次推出新品都大做文章?

拼多多CEO黄征在致股东的第一封信中表示,拼多多的使命是服务最广大的普通民众,为他们提供价格实惠的升级版生活用品。

从拼多多的选择来看,苹果产品是很多普通人都可以升级的电子产品。苹果产品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帮助拼多多获得客户,获得更多五环内的客户。

“拼多多目前补贴的主要目标是调整用户结构,提升一二线城市用户比例。”华创证券海外科技互联网研究员金湘仪对财经表示,苹果产品是提升3C产品客单价的最佳选择,远高于农副产品时代几十块钱的客单价。

客单价高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是潜在的。安百里咨询公司&鸿门投资的创始人庄帅认为,苹果产品具有建立信任的功能。如果用户敢在一个平台买4-5千的产品,说明对这个平台有足够的信任,那么购买客单价更低的产品就没有心理障碍了。

10号街商城总裁陈克永更直接地表示,拼多多一直被山寨、低价等标签所困扰,苹果产品是拼多多用来提升用户印象的工具。

部分原因是苹果在国内手机市场的特殊性。首先,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表示,苹果的价格非常坚挺,很少像其他品牌一样打折销售,补贴苹果产品,给消费者真金白银补贴的感觉。其次,“华为和OV有全国统一的零售价,有区域保护,防止经销商低价销售或者未经同意在不同区域销售,而苹果没有这些限制,所以拼多多其他品牌的销售不得成立。”苏伟告诉燃烧财经。

不少受访者也表示,拼多多花大力气补贴苹果产品是一步好棋。但目前拼多多作为平台方,在苹果产品背后的店铺和经销商的监管上还有提升空间空。

拼多多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单季度年度活跃买家净增4890万,远高于JD.COM和阿里。但与此同时,百亿补贴期间的获客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到2019年底,单个新活跃用户的成本已经上升到190元。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平台可以不赚钱,但不能一直亏损。拼多多的补贴行为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市场担心的是,拼多多补贴的用户是没有任何忠诚度的羊毛党,而不是来贡献GMV的高端用户。一旦补贴减少或停止,这些补贴来的用户,有多少能真正留下来转型?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应采访对象要求,刘辉、张穆、杨栗、丁梦、胡歌为化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