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你的花呗纳入征信!
柏华,再次升级!
今天一早,#花呗将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相关话题,再次引发热议,并冲上微博热搜榜榜首。
消息称,近日,多名花呗用户在收到“花呗服务提醒”后表示需要签署委托书进行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提交。
授权书建议,在用户授权的基础上,由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或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提交用户的征信信息,并纳入征信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两点。一是允许被授权人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和使用其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s2/】二、同意被许可人将本人在使用授权业务中提交并生成的基础信息、信用信息(包括违约信息)等相关信息提交给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或委托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提交给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其他依法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
总之,只有签了委托书,才能继续使用花呗。
另外,如果有违约行为,征信系统会记录。
所以使用花坛的用户一定要注意。
一方面,查看委托书是否已签署,具体方法如下:打开支付宝花呗的页面,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栏,在另一栏找到“相关合同及产品”的描述,如果包含个人征信查询提交委托书,那么就说明你的花呗在征信上。
另一方面,需要查询还款记录和征信记录。
一般来说,柏华的固定还款时间是每月的9号。如果你能在9号之前还款,那么就不会有逾期记录。另外,在花呗的设置栏中,还款时间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比如15日和20日,这是目前可以选择的日期。
在“我的账单更多记录”一栏,可以看到个人过去的还款记录。
除了花呗还款记录的查询,个人征信详情也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总之,当你开始使用花呗、信用卡等信用产品的时候,你已经是一个需要为自己的信用负责的成年人了!
花呗信用信息,
还能用吗?
征信差,无法搬家!
现代社会,信用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信用报告,就像一张“经济身份证”,记录了很多个人贷款还款记录,反映了一个人的信用水平。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申请贷款、办理银行卡或担保时,银行会对个人信用报告进行审查,以判断个人的履约情况和还款能力。
所以,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尤为重要。更何况征信还涉及贷款买房的人生大事。
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花芽。
根据2021年的数据,花呗和借呗的服务用户有5亿。与花呗不同的是,借呗是一种可以提现的贷款产品,其功能更接近于信用卡,因此很早就被纳入征信系统。
另一方面,柏华作为消费贷款,只用于消费,所以一直游离于征信系统之外。
直到去年7月,花呗纳入征信的消息才第一次传开。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柏华以服务升级的方式接入了央行征信。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部分用户有接触央行征信的权限。
这一升级变化也意味着互联网巨头支付体系中的主流贷款产品正逐渐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
现在一年过去了,花呗又迎来升级,也是针对部分用户。
在微博热门评论区,有人疑惑:“干了半天,原来花呗没录入征信?”
这条评论获得了16000个赞和1000多个回复。这也间接证明了很多用户一直以为花呗会录入征信,所以才会这么惊讶。
同时,评论区对花呗的使用也有抵触和担忧。
"只要我访问它,我就会停止使用它."
“央行看着把钱花在话费上的人,怎么可能给你贷款?”
“吓得我把欠的都还了。”
不少网友认同上述声音。都担心花坛继续使用会影响征信,或者小额消费过多会影响银行对个人履约能力的判断。
对此,花呗方也给出了官方回复,正常使用花呗,保持良好的使用和还款习惯,不会对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
花呗的数据也显示超过99%的花呗用户有良好的使用记录。
所以没必要对花呗纳入央行征信过度敏感。做99%的正常用户,依然可以正常使用花呗。
虽然花圃不错,
但是要量力而行!
平均每四个90后,就有一个人在用花坛。
这是《年轻人经济调查报告》中的一个数据。
与之相对的,是年轻人的债务状况。
网上公布了一份90后债务数据调查。90后的平均负债已经达到月收入的18.5倍。如果平均工资6917,平均负债高达12万。
这个数据可能略显夸张,因为它明显忽略了房贷支出,但也部分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负债情况。
花呗和房贷在金额和消费必要性上有很大区别,但本质上都是超前消费理念下的产物。相比房贷的必要性,花呗多少有些享乐主义。
“花苑欠4000元,要逾期了。它将过期40天。会不会爆通讯录,联系家人?”
“大一新生欠2000花呗。我该怎么办?”
"学生党,柏华欠6500元,还没发。考虑要不要告诉父母。”
以上都是知乎的求助帖,单个阅读量上千万。这也说明,逾期花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困境。
当初花呗的目的是让更多的普通用户体验到“先享受后付费”。当时的背景是中国9亿普通人没有信用卡。
后来,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花坛。但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在享受消费乐趣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自己的生命。
如今花呗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也给部分用户敲响了警钟。[/s2/]
作者: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