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朵柳絮,长在美丽地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抛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地带去春的消息。我是一朵柳絮,生来无忧又无虑,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陈晓旭
2007年,在出家三个月后,陈晓旭长眠于北京,这个年轻的才女永远的停留在了十三年前的夏天,留下年迈的父母,她终于像自己说的那样"把什么都放下了"。
一、早年生活1965年,在辽宁省鞍山市一个文艺工作者家庭,陈晓旭呱呱坠地。父亲是鞍山京剧团的导演,母亲是一名舞蹈老师,也许是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陈晓旭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艺术天赋。
"晓旭啊,以后要是能在咱们这儿当个京剧演员,安安稳稳地就好了。"在一次闲谈中,父亲这样说到——他一直期盼着女儿能够"女承父业",成为一名出色的京剧演员。
但小小的陈晓旭可不这样想,"京剧一点意思都没有,一直待在鞍山多无趣啊,我喜欢芭蕾。"她对芭蕾的热爱父母看在眼里,他们只希望女儿平安快乐,便由着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从小,陈晓旭便苦练芭蕾,她一直是个有主见的人,热爱着芭蕾,也为此付出了努力与汗水,十二岁时,她便可以熟练的完成白毛女中的高难度动作。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以为自己就可以这样一直追寻着自己的芭蕾梦想,走着自己的路。但是,天不遂人愿,在通过了所有的考核之后,正当陈晓旭梦想着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合格的芭蕾舞者时,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变故——她的政审鉴定并没有通过。
"为什么偏偏是我呢?为什么我就没有资格呢?我以后要干什么?"一直以来坚持的梦想突然被阻碍,陈晓旭陷入了迷茫。迫不得已,放弃了一直以来的梦想,对未来的迷茫,对前途的未知,那一段时间,陈晓旭很是焦虑。
14岁那年,她随手写下了《我是一朵柳絮》这篇小诗,投稿到了《青年诗人》,简洁的文笔,质朴的语言,却充满了才气。
但是,父母看到了这首诗,却实在高兴不起来,"年纪这么小,怎么能做这样颓丧的诗?""我向来不求女儿有什么成绩,只需要她安安稳稳,平平安安,快快乐乐一生便好。"
这一首无意间作的小诗,竟和她以后的命运极其的相似。
二、与《红楼梦》不得不说的事儿这一年,14岁的陈晓旭结束了自己的芭蕾梦想,进入了鞍山市话剧团,当了一名小小报幕员。她一直明白自己应该怎么走,一直颓丧并非她的风格,在话剧团的这三年,使她学到了不少知识,除了打杂报幕,她也经常参加一些演出,当一些配角,这都为她以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机遇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1983年,87版《红楼梦》剧组正在全国范围内招演员。彼时,毕彦君和陈晓旭正是情侣。
这天傍晚,陈晓旭窝在沙发上读书,毕彦君兴冲冲地走进公寓:"快快快,快写信,我跟你讲,《红楼梦》剧组正在招人,你快试一试!你不是平日里最喜欢《红楼梦》嘛!"
"什么?我才不写呢!这都是些什么没头没脑的事情?那么多演员,我肯定没指望。"
"你写吧写吧,我觉得你很合适!"
"我不,这样的事儿怎么可能轮得到我?"
"哼,我看你就是害怕了,怕自己选不上!"眼看着陈晓旭并不理睬他,毕彦君使出了激将法。
"我哪里不敢了,我是觉得不大可能才不写的,我这就写,不就一封信吗?"
18岁的陈晓旭,在毕彦君的鼓励之下,向导演毛遂自荐,凭着一张读诗的照片,打动了导演,"她就是林黛玉本人。"就这样,18岁的陈晓旭进了《红楼梦》剧组。
陈晓旭说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并不是一个有天赋的演员,演黛玉比较像也是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像林黛玉。"
87版《红楼梦》一经播出,便引来了极大的轰动,剧中的主演们也都一时火遍了大江南北,"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陈晓旭那温柔娇弱又略带忧郁的气质便是林妹妹本人,于是,角色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然而,这个角色,却给她以后的人生之路埋下了隐患。在演完《红楼梦》后很长一段时间,陈晓旭都陷入角色中,不能自救。
有情人终究未成眷属时隔多年,提起毕彦君,陈晓旭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像极了我理想中的爱人,可惜最后还是有缘无分。
演完《红楼梦》之后,陈晓旭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毕彦君也从中戏毕业,意气风发,团聚的两人爱意不减当年,很快便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可是,一切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在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丈夫的缺点她不能忍受,陈晓旭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她并不愿沟通——因为她认为相爱的人心意是相通的。
但并非这样,即使再浓烈的爱意,也会在无休止的争吵中消耗殆尽。那时,她还有着极其多的棱角,封闭了自己,也刺伤了最亲爱的人。
终于,两个人的矛盾越积越多,最后还是分道扬镳了。
离婚后,陈晓旭为生活奔波,像一只孤独的飞鸟。她不愿社交,不愿演戏,在诺大的北京城漂泊着。
就在她对婚姻不再抱有期待的时候,缘分到来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郝彤的出现,改变了她的生活。在郝彤细致温柔的陪伴下,陈晓旭终于开朗了起来,她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林妹妹。
后来,她开始学着经商,凭借着聪明才智,陈晓旭改变了生活状况,将父母接到了北京,并且和郝彤喜结连理,事业爱情双丰收。
身患重病,皈依佛门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正轨,但是,只有陈晓旭自己知道,她并不快乐。天生不善社交的她,被迫出席着各种社交场合,这样的生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2005年,陈晓旭被诊断为乳腺癌,年迈的父亲苦苦地哀求她去治疗。但是,执拗如她,选择放弃治疗:"我不想身体不完整,如果在美丽和死亡之间,我宁愿选择死亡。"繁华之后,她早已看破一切,终于又成了那个倔强的林妹妹。
2007年,陈晓旭剃发出家,先生郝彤陪着她一起修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5月份的时候,她走了,她年轻的生命留在了2007年的初夏,留下年迈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直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母亲依旧未能走出伤痛,她一直停留在旧时光里,怀念着自己灵敏可爱的小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