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防控战略前移!副部级国家局正式挂牌,钟南山曾公开呼吁,还提了两个希望)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今天正式挂牌。

4月28日,人社部发布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王贺胜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常继乐、沈洪兵、孙阳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由此,国家级的新机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亮相。

今日上午10时,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4号,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意味着疾控机构职能从单纯预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转变,新机构将负责制订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监督的政策,指导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规划指导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导疾控科研体系建设,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监督等。

新机构的成立意味着疾控机构职能从单纯预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转变,不仅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并调动力量进行防控,还能顺应健康发展新趋势,积极应对人民健康发展新需求。

领导层“一正三副”,新局长曾“救火”湖北

新机构从名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来看,已是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行政级别为副部级。

人社部公布的消息显示,目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领导层为“一正三副”。

履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的王贺胜出生于1961年,河北清苑人,早年在天津工作,2016年8月进京担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2018年3月起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负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政医管、宣传等方面工作。

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以后,长期在卫生系统工作的他火线驰援湖北。去年2月,他履新湖北省委常委。就在履新之后不久,湖北省委常委会决定,王贺胜兼任湖北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和主任。他成为首个兼任省卫健委一把手的省委常委。

4月28日与王贺胜一同“官宣”的,还有三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副局长。

副局长常继乐出生于1963年8月,陕西佳县人,曾在甘肃省卫生厅工作,2013年上调原卫生部,后出任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副局长沈洪兵出生于1964年5月,流行病学家,江苏启东人,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30年,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

副局长孙阳,曾任中日医院院长,此次履新前为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主任。

疾控部门的前世今生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之前,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的部门为卫健委下属的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为中疾控)。其中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于2006年,级别为司局级,调剂80名事业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其职责为拟订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承担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

而中疾控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中疾控官网显示,其职责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制定国家公共卫生技术方案和指南、开展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国民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价、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公众健康关键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

1983年,原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预防医学中心;1986年,中国预防医学中心更名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02年,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等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中疾控。

新机构设立与一个提案有关

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看似包揽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方方面面,实则由于两部门尤其是中疾控“行政地位不高”,成立独立的、级别更高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呼声已久。新冠疫情的考验下,专家、行政人员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呼吁更是集中。

2020年2月,钟南山公开表示,中疾控地位过低,只是一个技术部门,在国内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他呼吁提高中疾控的地位,并给予其一定的行政权。

2020年5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李颖等人提出,建议在卫生健康委之外设立疾病预防控制局。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4级,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

中疾控主任高福也曾表示,疾控机构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预警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措施的提出和实施等方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同样是去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曾召开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导组工作汇报,研究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随后,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再度提到了“疾病预防工作”。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一文中提到,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能力不强、机制不活、动力不足、防治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因此,习近平提出要加大改革力度,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

此外,新机构的成立与一份提案不无干系。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副主任委员谢双成提交提案《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局,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建议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局,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

他认为,应改变重医疗轻疾控的现状。在体制上,把“疾控”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系列,参照目前中医药管理局构架设置,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局,使之成为主管疾病预防控制的独立的、权威的行政管理机构。

钟南山:希望未来能够做到两件事

为何要专门组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会给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什么积极影响?新机构的成立是否意味着“大疾控局”的时代就要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

我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新机构的成立意味着防控战略前移,有利于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一个覆盖范围比较广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疫病防控水平和救治能力。因此,新机构的成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并调动全国的力量进行防控,开展预防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了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一些不足:突发性事件逐级汇报机制繁琐,容易耽误时机。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将补齐这一短板。强化疾控单位的行政权力,有益于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个人希望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未来能够做到两件事,一是能够将被判断为“突发性事件”的紧急状况直接上报给国家,节省因层层汇报而产生的时间成本。二是对一些行政部门进行监督,尽可能避免误判发生。

另外,疾病防控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病毒会随着季节、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我们总结出的经验是,对于此类事件只是每周汇报总结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改为每日汇报,甚至按需汇报,以达到实时信息互通的目的。我希望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机构设置里包含专家委员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疾病防控绝对不仅限于医疗卫生领域,而是要覆盖农业、工业、林业、海洋等各方面,我们需要扩大疾病防控的范围,从更多角度和层面控制疾病。要做好更多领域的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相关部委淡化个体利益,通力协作。因此,对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我是非常支持并看好的。

资料来源:界面新闻、人民网、中国新闻网、长安街知事、人社部网站、澎湃新闻

栏目主编:刘璐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上官河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