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传统节日都是喜气洋洋,唯独七月半被养成阴风惨惨的“鬼节”。因为这天是道教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敲会”,道士要诵经做法事,佛教徒要供养十方鬼灵。
驱鬼的钟馗
道教认为,七月半的中元节是“地官”的别称,这一天“地官"要到凡世来考察核定人们的善恶,因此道士要诵念经书,举行祭拜地官的仪式。佛教这一天要供奉佛祖,举办盂兰盆会来祭鬼神。“盂兰盆"原是天竺(古印度)语,意思是“解救倒悬"。佛经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见到自已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像倒挂在空中那样遭罪,不吃不喝做了饿鬼,就用钵头盛饭喂他母亲,但食物还未人口就化成炭火。佛祖告诉目连,必须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把百味五果放在盆中,供养十方鬼灵,超度众饿鬼,他的母亲才能得到解救。目连一切都照办,才把母亲救出地狱,他自己成为地藏王的护法神。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但由于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些产生在封建社会里的习俗,难免要受到宗教迷信的影响。这里所说的鬼节就是一个例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根本不存在鬼神,只是由于以前的人们对一些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此产生了所谓鬼神,并且附会在一些节日里,E形成习俗。,随着人们科学知识的增长,这些习俗也会逐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