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主张学习、思考致富。
今天借《掌控人生主动权》一书,聊聊这个话题。
一、百战百胜”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作为一句口语随便说,无可厚非。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有些伪学者故弄风雅、故作高深,还加上一句:“孙子曰,或《孙子》: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因为,《孙子》从未这样说过,孙子也从没这样“曰”过!
战场上经常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就算“知己知彼”,未必“百战百胜”。
(二)“百战百胜”也无必要
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大战四十七场。前面四十六场刘邦一场都没有赢,这有什么关系呢?最后一战,汉军把楚军团团围住,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项羽又太过英雄气概,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东,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乌江。他前面四十六场都没输最后一场全军覆没。有必要百战百胜吗?把最关键的战役打好就够了!
百战百胜还有巨大隐患:一直胜利,容易膨胀,就会轻敌,可能导致大败。
《吴子兵法》告诫:“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老打胜仗很少能得天下,大多数会灭亡。
人生不要时时争强好胜、不必处处超过别人,胜在关键就行。别怕孩
子吃亏、失败,一帆风顺、高歌猛进不是好事,尤其聪明的孩子,要多受挫折教育,增强抗压能力。
揭秘标准答案:
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是“百战百胜”,而百战不殆”。历经百战,没有危险,即使输,也知道输在哪里,在输中总结经验。不是“知己知彼”,而是“知彼知己”。
因为《孙子》的内容是研究战争、对抗,在这种特定情景下,“知彼”更重要,排在“知已”前面。
“百战不殆”不易犯错,因为“百战百胜”是伪命题,一讲就明白。“知彼知己”容易混淆,因为“知己知彼”不是错误,只是环境不同。《三国演义)讲到:“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这也可测试一个人对《孙子》的了解程度。如果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说明他没认真读《孙子》;如果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明他知道是“不殆”,接近答案;如果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说“知彼”时还加重语气,他答对了。
你学会了吗?
总结一下:
1、知己重要。
2、但知彼更重要。
3、知彼的基础上,自己再调整战略战术,方能打好有准备之战。
4、也就是说,要作好对竞争对手的充分调查研究,搞清对手的优势与弱点,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关注我,伴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