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传统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个节气
意味着严冬酷寒就要来了
突然想问问你穿秋裤了嘛,哈哈…
二十四节气丨小雪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三候闭塞而成冬。”
2017.11.22 农历十月初五
小雪节气养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节气开启了寒冷模式,但“地寒未甚”,故“雪未大也”,夜冻昼化。
一候虹藏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三候闭塞而成冬:气温降低,虹藏而不见;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转入寒冬。
终之气始于小雪
自小雪开始,进入2017丁酉年的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冬行夏令,阳气不藏,易发温病,如流感、发烧、咽喉炎等。
宜养肝、润肺、清心安神。
多吃些银耳、百合、莲子;
多喝些养肝茶;
睡眠不好或心神不宁的可以喝一段时间养心安神膏。
阴冷晦暗的冬季,人很容易触景生情,顾影自怜。
这个时候,一本书,一首歌,一餐美食,一部温暖治愈的电影,会化解心中的忧郁。
清代医学家吴尚有云:“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背向太阳而坐,让阳光抚摸后背,温暖流进心间。
如清代慈山居士的《长寿秘诀》所说:“清晨略进饮食后,如值日晴风空,就南窗下,背日而坐”,白居易亦有诗云:“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二)食宜温补
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
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即温补和益肾食物,如牛羊肉、核桃仁、板栗等。
菜肴中可以多加葱、姜、蒜等调料。
(三)晨炼必待日光出
喜欢晨练的朋友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以免伤了气血。
(四)养足肾水,利生发
晚上用温水泡脚,防止寒从足生。
补肾大穴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每天坚持按此穴,可调动生命的原动力,并防治冬季常见病。按揉时以有酸痛的感觉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