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制度执行要严防“破窗效应 ”)

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不及时修复,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这就是制度执行中的“破窗效应”。

战士违规合影留念被处理:小题大做?

据《解放军报》2015年2月8日报道,1月中旬,一场大雪覆盖高原某地,西藏军区某山步旅按计划组织官兵徒步拉练。

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

为了广泛收集雨雪天候下当地气象、地理等信息,作训部门特批各分队携带照相摄影器材,沿途摄录,留存资料。

休息的时候,某排的战士们发现,周围的景色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年轻的心弦被轻轻拨动:“要是能留个影就好了。”

战士们左顾右盼,但谁也不愿当出头鸟——制度规定:拉练途中,严禁开展与训练无关的活动!

一位老兵终于忍不住,“动员”大家:“放心,大家一起拍就没事。”

老兵的示范性举动,激发了战士们的热情。战士们结成“同盟”,合影留念。

督训组成员及时赶到,立即叫停,并严肃指出这是违反制度的行为。

“我们携带相机是上级批准的,并不违规。”见势不妙,有人辩解。

督训组并不买账:“训练器材用于非训练用途,就违反了训练规定!”

见此情景,几名班长笑嘻嘻地上前打圆场:“就拍几张照片,马上就好。”在他们看来,参加合影的战士接近30名,督训组不会把大家怎么样。

没想到,督训组不仅当场收缴拍照相机,还上报旅党委后,下发违纪通报,参与合影的战士和相关干部一人不漏。

通报一个排集体留影事件,小题大做吗?绝不是,而是为了严防制度执行的“破窗效应”。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一次,该旅通信连一名老兵违规使用手机,连队没有及时处理。一时间,老兵们违规使用手机现象屡屡发生。后来,连队对违规者严肃处理,违规现象才逐步得以遏制。

该旅导弹连一位“神射手”,在拉练时没有带齐物资,连队干部“高抬贵手”,不料竟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元旦拉练,几名老兵的背囊中“锣齐鼓不齐”。

如果第一次“破窗”得到允许,就会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制度可以不遵循。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破窗效应”示范下,制度将被忽视、违反乃至践踏!

严防“破窗效应”,才能扣紧制度执行的“第一颗纽扣”

“破窗效应”折射的是对制度的蔑视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有趣的试验:

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摆在相对杂乱的社区。他把前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把车顶打开,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人偷走了。而另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事。

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另一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1982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首次提出“破窗效应”理论:如果一个公共建筑物的一扇窗户损坏了并且没有及时得到修理,很快该建筑物的其他窗户也会被损坏。

在生活中,“破窗效应”随处可见:一个烟头没有及时清理,用不了多久就会垃圾遍地;一幅涂鸦没有擦去,接二连三的漫画马上就盖满墙壁;有人上班迟到,就有人提前早退;一个人不排队上公交车,大家就会一哄而上;一个人闯红灯,后面会跟上一大片……

“破窗效应”启示我们,如果某种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就可能“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制度之堤,毁于蚁穴。

鲁迅先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写到:

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

一人一块,久而久之,砖都给挖空了,雷峰塔岂有不倒掉的道理?

“破窗效应”,是对制度执行的挑战,是对制度的蔑视和傲慢。

严防“破窗效应”

如果第一个挖雷峰塔的人及时受到了惩罚,如果第一块被挖走的雷峰塔的砖及时得到了修复,雷峰塔也许不会在1924年9月轰然倒塌。

严防“破窗效应”,需要大喝一声,猛推一把,大力维护制度权威,狠抓制度落实。

严防“破窗效应”,必须把好制度执行“第一关”。如果制度的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就容易“兵败如山倒”;如果制度的第一道“闸门”被打开,就容易一泻千里。

苏荣在《悔过书》中说,他的堕落,是从放松约束自己、收受礼品开始的。执行廉政制度的“第一道防线”被攻破后,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都参与腐败。

白恩培在《悔过书》中写到,他的严重违纪违法是一步一步发展的,从请客送礼、接受礼品馈赠到权钱交易、收受巨额贿赂,数量上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心理上由小心不安到心安理得。

惨痛教训警示我们,遵守制度、严守规矩是终生的课题,要把好第一个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严防在“温水煮青蛙”中“破窗”。

严防“破窗效应”,必须依法严惩“破窗”者。对触犯制度的第一个“探路者”、“吃螃蟹的人”,要及时、依法惩处,起到警示作用。

美国有一家公司,以极少炒员工的鱿鱼而著称。一天,资深熟手车工杰瑞为了赶时间,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来放在一旁,这样收取加工零件更方便一些。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杰瑞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雷霆大发,除了要求杰瑞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外,又大声训斥了半天。

第二天,老板找杰瑞谈话:“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制度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几个零件,可以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将永远无法补偿……你被辞退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依据是“军令状”。“军令状”一旦成了儿戏,后果将比失去一员大将更可怕。因此,对“破窗”者要及时惩处。

严防“破窗效应”,必须及时修补“破窗”。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破罐子破摔”。修补“破窗”,关键是找准突破点。

1980年代的纽约市地铁,车厢脏乱,无处不抢,无日不杀。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决定从狠抓逃票着手,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这个做法当时被人骂为“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

然而,行动很快取得成效。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

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地铁犯罪环结,对“破窗”进行修补找准了着力点。

制度之笼,决不是被随意“破窗”的玻璃房,更不是四面漏风的破木房,否则,“关住权力之手”就是一句空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很多情况没有监督,违反了也没有任何处理。这样搞,谁会把制度当回事呢?所以,我说一分部署还要九分落实。制定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实,九分气力要花在这上面。”

作者:徐贻军 何德平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