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综合国力排名2019(2021年,中国拿下多个“世界第一”,美英日却有不同看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局势从来都是复杂多变的,数十年的时间,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很可能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一眨眼,二战已经结束70多年了。这些年来,奋起直追、后来居上的国家为数不少,但停滞不前、自废武功的国家也很多。随着新兴势力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美英引以为傲的霸权主义,在当下已经行不通了。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多边主义与以和为贵的。

这几天,美媒公布了中国在2021年拿下的多个“世界第一”,比如票房第一,超过了74亿美元,比如新船订单世界第一,来到了2280万修正总吨。

此外,2021年,中国还超过了美俄,成为了全球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次数达到144,成功了133次。

这些数据意味着,在制造业领域,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与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对疫情控制得更好,率先完成了复工复产且不说,民众还能坐在电影院悠哉游哉地贡献票房。

在高科技领域,我们也在迎难而上,无论是“嫦娥五号”探月,还是“祝融”号探测火星。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在以更加强大、自信的面貌走向世界。

当然,这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

问题在于,在部分西方国家看来,中国取得一个又一个卓越成就,却未必是好消息。

所谓此消彼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过去,在面对中国时,西方国家拥有大量的技术优势,动辄就可以卡脖子。但在当下,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我们不但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取得了许多傲人的科研成就,怎能不让美日等国头疼?

早在2021年的12月份,美国太空作战部副部长汤普森,就曾发出感叹称,等到2030年,在航天技术领域,中国很可能会彻底超过美国。

在美国,与汤普森持类似看法的重量级人物,实际上并不少。

当然,不排除汤普索们索要更多经费、别有用意的可能,但不管怎样,找麻烦也得先找理由,如果理由站不住脚,国会也不会上当。

世界综合国力排名

说到底,美国议员可都不是泛泛之辈。

与美国一样感到“不安”的,还有日本。

当下,美国有意与日本联手研制“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武器,还打算让日本宇航员登月。为了竞争太空,美国甚至想与加拿大等盟友并肩作战,为的就是不让中俄占据主动。

当然,航空领域只是美日“嫉妒”中方的一个缩影。随着中美实力差距不断缩小,很多时候,但凡是有什么动静,美国都会小题大做,甚至是深感不安,有类似感受的还有英国。

几天前,日本媒体《日经亚洲评论》曾表示,中方应该为“全球粮价上涨”负责,理由是“中方囤积了占全球一半以上的粮食”。

日本媒体天真地认为,如果中方这些年没有大规模采购粮食,大麦牛肉等粮食的全球价格就不会有这么高了。

日媒的这番表态,是典型的睁眼说瞎话,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全球能源价格大涨也得怪某些国家?孰不知道,自从疫情扩散以来,美元大放水的量,比日本的年经济产出都多,作为赫赫有名的粮食出口大国,美欧的粮食价格,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涨了1到2倍。

作为全球通用货币,美元超发必然会加速全球通胀,这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即便是长期处于通缩状态下的日本,这段时间也面临者通胀危机。

不经过调查就甩锅,是不是太不靠谱了?

此外,当俄罗斯对欧盟减少天然气供应后,欧盟天然气价格大涨。此时,英国就站出来煽风点火了。

英国认为,普京给欧盟“断气”,是为了在谈判桌上更好地敲欧盟竹杠,好让“北溪2”顺利投入运营和使用。此外,普京还有意将出口给欧洲的天然气,转向出售给中方。

很显然,这就是在张口就来。以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同时供应中欧决不成问题,但英国却偏得从中挑拨,到底是何居心?

类似桥段可谓不可胜数,人红是非多,国强的事情也多,或许就是这么个道理。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在某些尖端科技领域,我们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时,我们且不可得意忘形。

唯有保持定力、继续提升实力,才能拥有更加璀璨的未来。至于美英日怎么“嫉妒”,且由他们去吧。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继续砥砺前行、勇敢地走向世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