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是中国政局剧烈动荡的一年。
这一年,蒋介石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在上海大肆屠杀工人、农民和共产党员。随后,浙江、广东和江苏等地也跟着爆发反革命大屠杀行动。
周恩来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审时度势成立了中央特科。
中央特科在当时被称为“插入敌人内部的尖刀”。作为一个专门为党组织提供秘密情报的部门,这个部门的共产党员会隐藏真实身份潜入敌人内部,收集敌人情报、营救被捕党员,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付出了极大了的牺牲。
其中有一个名叫李云的人,有一天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
李云
当时的上海笼罩在国民党的恐怖暴动下,然而她接到任务后,毫不犹豫立即前往上海执行任务。
这个任务直到2011年6月6日才被公开。彼时的李云,已经96岁高龄了,在上海华东医院住院的她,在这天见到了毛主席的后人毛新宇。
毛新宇见到李云后,激动万分,紧紧握着她的手说道:“毛泽东爷爷说您是我们毛家的大恩人,如今我终于找到您了!”
在毛新宇的要求下,李云将当年执行任务的具体细节娓娓道来。
这个秘密任务到底是什么?为何执行此次任务的李云,会被毛泽东和毛新宇称为恩人?
走上革命道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一名小学生在上海的街头一边发传单,一边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
这名小学生就是李云,发传单时她只有8岁。
李云,原名祝修贞,祖籍浙江海宁。在她2岁时,全家搬到了上海。搬到上海后的日子过得也并不太平。
一方面,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下,大街上时不时会发生暴动。另一方面,当时被日本占领的租界,到处摆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
李云虽然年幼,但“人小志不短”,她的心里就此埋下了“为祖国贡献自我”的种子。
当时的李云还在上小学,因为常年战争,家中贫穷,父母将她送到一个离家近但学费低的学校读书。
李云
因为学校经费有限请不起太多老师,她的学校只有7位老师。后来,李云发现,她所在的这所学校其实是共产党人的避难所,除了语文老师,剩下的6位老师全部都是为共产党服务的革命党人。
在老师的帮助下,李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负责为共产党送信。因为她年纪小,身份便于隐藏,因为谁也不会把革命和一个小孩儿扯上关系。这个假借发传单实则送信的工作,还被李云起了个名字,叫“飞行集会”。
李云经常把要送的信件绑在自己的腰上,假借发传单将信送到联络人手上后,再高喊两声“打倒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之后她和其他发传单的小伙伴一哄而散,那些想要教训他们的国民党军根本无从下手。
可以说,李云从小就为以后做特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0年,年仅15岁的李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李云从小的革命意识和反侦察能力,组织于1932年将她调到了中央特科,专门负责搜集敌人的情报、执行秘密任务、保卫中央安全等工作。
中央特科,是周恩来于1927年和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以及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三人成立的“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专门负责中央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央特科”)的情报和保卫工作。
当时,蒋介石发动的“四二一”反革命政变,使大量工人和共产党人惨遭迫害。其中,有300所人被杀,500多人被逮捕,5000多人失踪。
对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武昌紧急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针对这次惨痛的教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急于商量对策。
周恩来表示:蒋介石的这次的反革命政变,虽然让我党伤亡惨重,但是,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警惕:我们要想和敌人斗争到底,就要对敌人的动向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弹无虚发地攻击敌人、战胜敌人。周恩来的此项提议得到了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支持。
1927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央特科”)在上海正式成立,李云是最早期被招收进去的成员之一。
成为中央特科的一员后,李云给自己定下了三条戒律:
第一,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
第二,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坚守自己的立场;
第三,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服从党的安排。
这三条戒律一直贯穿着李云的革命道路,她对任何人都没有讲过自己执行的任何一项任务。
李云和徐强
加入中央特科后,李云认识了另一位革命党人——徐强。两人为了更好的搜集情报,假扮为夫妻,在蒲石路(今天的上海长乐路)的许家弄堂15号开了一家店铺。两人的默契合作,给党组织带来了确切可靠的情报,与此同时,两人的感情也在实施革命任务时迅速升温,成为了真正的夫妻。
后来,李云和徐强两人又被组织派到河南开封,与当时的国民党第80师少将惠东升联系,看能不能把他拉拢过来,成为自己人。
惠东升
惠东升这个人,性格非常豪爽。他本人对于国民党的肆意屠杀和腐败统治早已不满。面对李云和徐强的刻意拉拢,他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当国民党制定将对我党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的作战计划时,他义无反顾将此消息透露给了李云和徐强两人。
李云将此次情报写在一本线装的古籍中,再用一种特殊的药水将其涂抹(这种方法只有共产党内的革命人士知道,外人无从知晓),连带记载着国民党军事的密码本和和军用地图,一齐交给了一位负责接头的地下党同志。
这次情报的成功使我党免遭国民党的迫害,李云的出色表现也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
一个特殊的任务1931年4月,中央特科的一位领导人在保护党内重要人士转移时,被国民党逮捕。因为不想受到严刑拷打,这位领导人随即叛变。他的叛变,使当时的中央领导集权遭受到了极大的动荡,很多革命党人和中央特科的特工被捕或被残忍杀害。
当李云和徐强从河南开封回到上海时,上海的中央领导局早已被国民党特务洗劫一空。对此,上级领导紧急发出了立即撤销上海中央特科的指示,上海只留下一个办事处,李云和徐强则奉命留在了这里,听从下一步指示。
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毛岸青
在上海待命的李云,有一天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秘密寻找一名党内重要人士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十三岁左右,一个十一岁左右,说着一口标准的湖南话。据确切消息,他们如今还在上海,组织命令务必要找到他们。
李云心里明白,能让组织如此重视,这两个孩子的身份肯定不一般。但李云并没有多问一句,在她心里,始终记着当初加入中央特科时为自己定下的三条戒律。
其实,这两个孩子就是毛主席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
大同幼稚园遗址
杨开慧被残忍杀害后,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三兄弟就被送到了上海的“大同幼稚园”。
“大同幼稚园”由周恩来一手创立,目的是救济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后代及家人,让他们有一个像“家”一样可以栖息落脚的地方。
前面我们说,中央特科组织内部一位高级领导人出现了叛变,在他叛变后,组织内又有另外一位领导人也相继叛变。由于他们当时在党内的特殊地位,党内很多机要秘密被暴露,而我党在上海的秘密基地也遭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其中,“大同幼稚园”也引起了反动派的怀疑。幼儿园的老师经不起恐吓,为了自保一个个相继离开,幼稚园的孩子们一下子陷入了无人照料的境地。毛主席最小的儿子——毛岸龙在此时因疏于照料,不幸患病离世。
董健吾
为了不被国民党发现,革命党人董健吾先生将毛岸英和毛岸青及时转移到了前妻黄惠光的家中,组织每个月补贴两兄弟一人10块钱。后来,党组织从上海迁移到了江西后,这笔补贴就中断了。
黄惠光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不像革命党人思想觉悟那么高,每天除了要照顾两兄弟,还有自家的5个孩子要照顾。而且,毛岸英两兄弟的湖南口音格外引人注目,她每天提心吊胆,害怕被国民党军发现,连累家人。
补贴中断后,黄惠光对两兄弟的耐心越来越少,而两兄弟又正值调皮捣蛋的年龄,黄惠光免不了对他们责打谩骂。在如此情境下,有一天,两兄弟趁黄惠光不注意,偷偷溜了出去,从此过起了流落街头的生活。
党组织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对李云下达命令,尽快找到两兄弟。要知道,当时的上海已经被国民党控制,一些密探整日在街头走动,他们也似乎得到了消息,对一些湖南或是江西口音的孩子特别关注。
如果毛岸英两兄弟落入敌人手中,敌人将此作为威胁,我党的下一步行动就会受到掣肘,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要找到他们,实在不容易!
毛岸英和毛岸青
首先,当时我党留在上海未暴露的同志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无法互相配合寻找;
其次,组织命令要求秘密寻找,这加大了寻找的难度。上海那么大,要寻找两个孩子,无异于大海捞针!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找人就要亲自走街串巷,一个接一个地去问人。然而当时的上海街头,到处都是国民党人的特务,一不小心就会暴露身份。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李云开始了地毯式的搜寻。为了不暴露身份,李云每天会换不同的衣服,化不同的妆容。有时候,她会装扮成一位寡居多年的老妪,有时候又会扮成一位时尚的都市女郎,这样就不易被街上国民党的特务发现。
就这样,李云每天穿梭在上海的各个地方,那些流浪儿童经常去的地方,饭店门口、菜市场、餐馆门口、寺庙门口,她都会一一排查询问。
有一天,李云在城隍庙一家卖粥的铺子旁,看到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其中较大的那个说着一口标准的湖南话,正在求粥铺老板施舍一点粥喝。
毛岸青和妻子邵华、儿子毛新宇
李云当即说要请两个孩子喝粥,无论这两个孩子是不是组织上要找的人。因为他们看起来实在是太可怜了:黑而枯黄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身上的衣服也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其中较大的孩子,他衣服右边的袖子已经整个烂掉了,露出的胳膊仿佛没有肉。两个孩子的身体都薄得像是一张纸,风轻轻一吹就能将他们刮跑。
李云在请他们喝粥的间隙,开始试着和他们攀谈。然而两个孩子并没有意愿与她交谈,也许是从小受到流离失所的原因,他们看起来警惕性特别高。
无奈之下,李云只好默默地跟着他们,看到他们就住在庙旁边的一处破旧的房子里。有了他们的确切住址后,李云赶紧将此消息告知了当时的上海地下党领导人冯雪峰。
冯雪峰立即和李云一起前往。看到上次请他们喝粥的阿姨又来了,还带来了好多吃的和用的,毛岸英两兄弟放下了戒备。
当李云问他们是哪里人时,其中一个孩子带点儿怯懦地回答道:“湖南人。”冯雪峰将他们接到住处,经过多次验证后,终于确定了他们的身份,两个孩子终于找到了。
孩子找到了,接下来两个孩子要去哪里又成了问题。继续待在上海肯定不行,得到上级准许后,李云、冯雪峰和董健吾三人决定送两个孩子去苏联。
董健吾因为之前对张学良有过帮助,所以当董健吾问张学良有什么办法送自家的两个孩子去苏联上学时,张学良一口应承了下来,并表示还会拿出10万法郎给他们作为路费。
张学良
很多年后,张学良无限感慨地说道:“真没想到,当年我资助的那两个去苏联的孩子,竟然是毛主席的儿子。”
李云也是在很多年后,才知道当年组织让自己寻找的两个孩子是毛主席的儿子。不过,她一直坚守原则和底线,从未将这个秘密公开。
和宋庆龄默契合作李云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党组织的重视。
面对蒋介石的反革命,宋庆龄先生始终坚定一个中国立场,选择与毛主席领导的党组织密切联系,共同打倒国民党反动组织。
宋庆龄
1936年,当宋庆龄先生提出,需要一个联络员,作为她和党组织的中间联系人时,李云的领导冯雪峰就提出了让李云作这个联络员。
据李云回忆,她见到宋庆龄先生的那天,宋庆龄先生一袭黑色旗袍,看起来格外端庄美丽。当时的李云只有21岁,宋庆龄看到她时还打趣地说道:“原来是位俏生生的小姑娘呀!”
虽然年龄不大,但李云在接下来的联络工作中,极其尽职尽责,处处小心谨慎。她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让宋庆龄先生很快对她产生了信任,两人也因为多次的默契合作成为了好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李云在此前就收到地下党组织人员的密报: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将去西安监督战斗的蒋介石强行扣押,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李云将此消息带给了宋庆龄,宋庆龄知道后说:“蒋介石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就算他同意,我们也不能轻易相信他。”
第二天,一封带有两颗子弹的恐吓信就出现在了宋庆龄住处的邮箱里。信中写道:身为国民党人士,你不帮自己人,竟然勾结张学良他们扣押蒋介石。如若蒋介石发生任何意外,这两颗子弹就不只是放在信里面这么简单了。
面对如此骇人的恐吓信,宋庆龄却不慌不忙地说:“没事,不怕他们。”
看着如此镇定的宋庆龄,李云产生了无限的敬佩之情,心中更加笃定:一定要保护好宋庆龄先生,并做好她和党中央的联络工作!
李云在后来的联络工作中,更加恪尽职责,谨言慎行。在为周恩来和宋庆龄的重要会面中,李云鞠躬尽瘁,使其会面安全秘密地顺利进行。
两个忠于革命忠于原则的女人,就这样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后,宋庆龄邀请李云和她一起去香港避险。后来,经过组织的批准,李云陪同宋庆龄坐游轮去了香港,两人亲密无间,像亲姐妹一样在香港生活了一段时间。
1938年,李云收到家书,说家中孩子病重,李云不得不回到大陆。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十多年。
回到上海后,李云又收到了上级的其他任务,不能返回香港,之后两人一直靠书信往来。直到1949年,全中国解放后,宋庆龄受邀回到了上海,李云激动万分,前去拜访。
曾经一起为了革命默契合作的两姐妹,终于有机会互诉衷肠。
李云
对于这些党组织的任务,李云每次都竭尽全力地完成。作为一名处于隐蔽战线的特工,她从未将这些任务对任何人提起。
无论是刚开始和徐强的假结婚,还是后来的寻找毛岸英兄弟俩、与宋庆龄多年来的秘密往来,这些都是李云心中“党的任务”,不可对外人道。甚至,与徐强成为真夫妻后,面对不同的工作任务,李云也没对徐强说过。
直到最近几年,中央的一位首长对她说:“关于中央特科的任务,其保密期限已过,当年的事情可以说了。”然而,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那些与她一起执行任务的战友都相继离开。一时间,李云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当年的那些惊心动魄。
她不知道的是,将她视为“恩人”的毛氏后人——毛新宇,一直想找到她,听她讲一讲当年的故事。
毛新宇
2011年5月的一天,身为少将的毛新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恳切地说道:“请大家帮我寻找一位名叫李云的女士,她原是中央特科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共产党提供秘密情报。如今,她应该有90多岁了。当年,我的父亲和我的伯父在上海的街头流浪时,是她找到了他们。”
“如果没有她,就不会有我的存在。毛泽东爷爷曾说她是我们的大恩人,所以我一定要找到她。”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毛新宇的愿望得以成真。
2011年6月1日,毛新宇夫妇来到了上海市华东医院,见到了当年找到毛岸英和毛岸青的中央特科战士李云。
看到已是白发苍苍的李云时,毛新宇异常激动,他哽咽着说:“您是我们毛家的大恩人,不知道您能不能跟我讲一讲,当年是如何找到我父亲毛岸青和我大伯毛岸英的。”
在毛新宇的要求下,虽然已是96岁高龄的李云,将当年寻找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的经过,一字一句条理清晰地讲了出来。
毛新宇和妻子依偎在老人李云的身旁,听完李云的讲述早已泪流满面:“谢谢您!真的!我要特别得感谢您!我会将这段故事讲给我的子孙后代听,让他们牢记您的恩德,牢记历史。”
毛新宇夫妇和李云
面对毛新宇的感谢,李云说:“不用感谢我,这是党交给我的任务,是我应该做的。如今我将这段历史说出来,我就可以放心地走了。”
李云老人一语成谶,将这段历史公布于众后,李云于2013年8月1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李云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她因聪敏机智加入中国共产党,又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丈夫徐强,为了革命身处在隐蔽战线无私奉献。后来,她又因为出色的特工身份和始终如一的原则底线,被组织派与宋庆龄先生一起工作,并与其成为一生的挚友。
她不像那些奋战在前线的革命人士,从始至终被世人铭记,被后人赞扬歌颂。甚至到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存在。然而,她却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默默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像李云这样默默为新中国的成立而默默付出的战士还有很多。当年为了革命,他们甘愿居于地下,一辈子默默无闻。
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今天身份也没有被世人发现,甚至连一个代号一份记录都没留下。
姚子健
2018年1月12日,随着103岁的姚子健——中央特科战士最后一位在世人员的陨落,我党当年波涛起伏的情报事业和荡气回肠的故事,从此再也没有当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