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络营销案例(新融合新开端 同程旅行携手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共筑非遗营销新样板)

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大数据平台的统计,我国有近90万项非遗资源。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综艺行业转型的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角,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宗旨,以深化大众对非遗认知、兼具教育和娱乐功能的活动和节目日益增长,为非遗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同程旅行与《中华遗产》强强联手助力非遗“破圈”

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深入群众,从最初的探索起步、开拓市场化进程,到如今非遗传承收获诸多发展和创新,一批又一批先锋者在非遗保护和宣传实践方面收获颇丰。90后、00后非遗传承人占比逐年增加,能力与收入稳步提升,文化自信与自我认同感越来越强,非遗产业趋向规范、完整,不断向好发展。

旅游网络营销

此次同程旅行联合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推出的“2022寻迹中华”活动将为非遗注入新活力,融入新潮流。利用生动化、生活化、社交化的创新营销手段,有机串联非遗、文化、旅游等目的地资源。联动知名、权威、流量等领域的代表“体验官”产出视频、攻略、分享会等内容,拉动年轻群体共享非遗“朋友圈”。

此次合作对双方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还是旅游行业与历史人文的热烈碰撞。在充分展示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以资源互补放大行业影响力,以专业正面的视角、权威的解读去呈现目的地非遗文化中的光影中国,为“非遗+旅游”案例增创目的地营销新样板。

接下来,“2022寻迹中华”将走进安徽铜陵、山东聊城、山西五台,探索当地“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篇章。双方将积极利用平台优势及内容优势,通过“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审美视角去呈现当代非遗魅力。

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科技赋能薪火相传

同程旅行作为中国两大旅行平台之一,不仅拥有2亿会员群体和年轻化消费用户,还致力于传统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在以文旅融合为代表的内容领域“笔耕不辍”。自2021年同程旅行推动“非遗所思”品牌IP营销产品以来,该项目已与多地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合作,联动地方文旅局为推广目的地非遗文化贡献同程企业力量。2021年底,同程“非遗+旅游”融合营销案例被选入环球网趋势案例百强经典案例。

《中国国家地理》是中国极具公信力的著名科学传媒,自1950年创刊以来,坚持“内容为王”,以专业级的视角、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呈现、权威的报道想广大读者传播中国山河纸媒、人文之胜。《中华遗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旗下品牌,也是国家级历史人文类期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期刊,极具权威性的平台和雄厚的大咖、名人资源成为国内展示中华遗产资源的首要阵地。

“非遗所思”落地同程 数字文旅“程”前启后

梳理华夏文明,叩击历史星空。同程旅行联动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在同程旅行小程序“智慧目的地”板块上线“走一程知一城”非遗所思官方旗舰馆。该旗舰馆共规划国风独韵、璨若星河、雕琢人生、匠心工坊、寻迹中华(待上线)、如意馆六大板块,全面展示非遗行业资讯动向、各界权威人士文旅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璨若星河”板块将展示参与“2022寻迹中华”部分学者、流量大V、知名人士名单,通过视频、图文、游记、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展示“非遗+旅游”共建发展魅力,诠释更生动、更权威、更专业的地方非遗。“如意馆”则是同程旅行旗下文创品牌“来去东西”的创意合作,利用“来去东西”构建年轻、时尚、有趣的非遗文创馆。“走一程知一城”非遗所思官方旗舰馆将利用数字文旅构建线上非遗传承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扩大非遗文化传播领域,助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同程旅行携手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2022年寻迹中华”系列活动立足行业视角,聚焦年轻受众需求,用权威声音和创新理念为非遗贡献新力量,与每一位非遗传承人共同赋予非遗新的时代特征。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