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的创始人是哪位书法家(隋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智永六幅经典书法艺术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迄今考古文物发掘的情况判断为始于八千年前的中华黄河流域的古陶器文,再经由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隋、唐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繁盛的时期。 隋代立国时间较短,书法虽臻于南北融合,但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仅为唐代书法起了先导作用。隋书法家有僧人智永曾用30年时间,书写《真草千字文》800本,分送浙东各寺院。其书法传王羲之法而有所变化,平正和美,体兼众妙。有石刻《真草千字文》传世,流传日本的《真草千字文》墨迹,亦传为智永所书。另一位书法家为丁道护,传世书法作品有《启法寺碑》,现原碑已佚,仅有一拓本流传。

隋代碑刻和墓志书法流传较多。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精通,汇成一局,淳朴未除,精能不露。隋代著名的碑刻有:《龙藏寺碑》、《曹植碑》、《贺若谊碑》、《孟显达碑》、《宁口碑》和《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元公墓志》和《元公妻姬氏墓志》等。这些碑刻和墓志,结体或斜画竖结,或平画宽结;风神或浑厚圆劲,或秀朗细挺;都能符合变化,自成面貌。

智永, 南朝、隋间的书法家。晋王羲之的后裔。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继承祖法,书艺精湛。所书《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和刻本。下面我们分享隋朝智永书法作品。

智永和尚(生卒年不详),南朝、隋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

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创“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主要作品有:《真草千字文》《唐诗七言绝句出塞》《唐诗七言绝句渭城曲》《唐诗七言绝句峨眉山月歌》《唐诗七言绝句客中行》

隋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智永《真草千字文》赏析

智永《真草千字文》全图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一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三

九宫格的创始人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四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五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六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七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八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九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一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二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三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四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五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六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七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八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十九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一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二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三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四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五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六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七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八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二十九

宋拓隋智永真草千字文册27开,每开纵38.6厘米,横51.3厘米,拓本原为朱翼盫先生收藏,后捐故宫博物院

智永《真草千字文》行笔沉着流畅,绝无轻滑滞凝处,点画灵活自然,字势于平正中寓奇趣。宋大观三年(1109)薛嗣昌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摹刻,又称“关中本”或“陕本”。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根据以上与宋拓智永千字文的内容笔划比对, 明显的笔墨纸张千年老化,以及自金,宋到清代,民国的众多权威鉴藏印章, 千年流传有序, 确认此作 (‘北美藏真本’) 韦 隋代 智永 '千字文' 真迹的事实是无可置疑的。

隋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智永《唐诗七言绝句出塞》赏析

智永楷书集字《唐诗七言绝句出塞》,高清晰九宫格版书法字帖图片

隋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智永《唐诗七言绝句渭城曲》赏析

智永楷书集字《唐诗七言绝句渭城曲》,高清晰九宫格版书法字帖图片

隋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智永《唐诗七言绝句峨眉山月歌》赏析

智永楷书集字《唐诗七言绝句峨眉山月歌》,高清晰九宫格版书法字帖图片

隋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智永《唐诗七言绝句客中行》赏析

智永楷书集字《唐诗七言绝句客中行》,高清晰九宫格版书法字帖图片。

隋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智永《久别帖》赏析

智永草书《久别帖》之一

智永草书《久别帖》之二

智永草书《久别帖》之三

智永草书《久别帖》之四

智永草书《久别帖》之五

智永草书《久别帖》之六

智永草书《久别帖》之七

智永草书《久别帖》之八

智永草书《久别帖》之九

释智永草书《久别帖》,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附释文,民国10年商务印书馆编石印本。宋搨大观帖(五)册:隋智永久别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隋僧智永书。承足下还来。已久别。欲参慰。为染患不能得往问。眷仰情深。岂此委具。乙两日少可。寻迹言展。若因行李。愿存故旧。今遇贤弟还。得数张纸。劳动性不怪耳。谨此代申。不具。释智永。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对于人的健康长寿的确有一定作用。 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年龄情况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人活七十古来稀",而历代书法家却有很多活了七八十、甚至八九十高龄。例如,唐代的柳公权八十七岁,欧阳询八十四岁,虞世南八十岁; 其后的徐浩七十九岁,杨凝式八十一岁,杨维贞七十四岁,文征明八十九岁,刘世安八十五岁, 梁同书九十二岁,翁同和八十五岁,包世臣八十岁,何绍基七十四岁等等。可见,练习书法的确有助于人的健康。

书法与养生的这种维妙关系,从"练功"的角度也可以得到解释。事实上,写字时端坐的姿势,就是气功里所讲的"坐功"。一个人若能每天坚持坐上一阵子,便可以象练气功那样,达到以意导气,使人精神振奋,意守丹田,呼吸匀称,肌体和精神得到协调一致。如此坚持下去,定会有益身心!少生疾病,健康愉快,延年益寿。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