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营销战略的机会(图书定向销售的利弊之谈)

先明确一下这个定向销售图书,含义可以广泛一些,比如政府、机关、团体的因为某些学习、安全教育等目的而采购或者定制的图书;比如农家书屋、惠民书屋、 社区图书馆这类文化工程的图书;比如某些公益组织、行业机构、企业为了会议、员工培训、机构宣传而定制并回购的图书等等。

定向营销

  在图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定向销售的图书成为一个诱人的蛋糕。没有市场风险,没有竞争,销售有定向渠道不愁卖不出去,回款有保证等等,优点众多多 多,听起来非常诱人。对于民营出版公司,利润是第一位的,那么这类百分百有利润的产品自然不会放弃。对于出版社来说,自己拥有体制内的先天优势,政府采购 及文化工程大都会给出版社留下一定的采购配额,所以图书入选采购名单的概率相对较高。这种稳赚不赔的项目,民营和出版社大家都何乐而不为呢?

  出版社在企业改制后开始自负盈亏,追求利润成了工作的重心。但是传统体制下的出版社想一下面对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还十分不适应,那么定向销售图书 就成为众多出版社工作的重点,可以扬自己国有企业的位置资源优势,避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短。表面看这块业务每年可以给社里带来不菲的利润,解决眼下生存的问题题 题。但是定向销售图书如同毒品,在企业解决了或者缓解了目前的窘境后,很容易上瘾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民营出版企业大都以市场图书为主,所以定向销售图书对于企业经营来说还是锦上添花,增加收益。但是对于大部分出版社而言,本身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很弱, 企业缺乏基本业务的造血循环机能,目前又有定向销售图书可以满足每年所需要的利润及业绩标准,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惰性和依赖性。这种惰性和依赖性会进一步 让企业对于市场竞争采取回避、躲避、逃避的态度。会让自己对于市场的变化更加不闻不问,不敢尝试。相应的也因为定向销售图书的短期作用。各个部门也会想着 类产品倾斜投入更多精力,而回避市场。最后编辑部门的策划能力会越来越弱,发行部的维护销售渠道和市场开拓能力都会随之退化。目前虽然生存经营尚可维持, 甚至是有相当多的收入,各部门皆大欢喜,但是背后的危机则会越来越大。如同圈养的宠物一般。有食物吃、有地方可以遮风挡雨、没有其他野兽的威胁,自己可以安枕 无忧。但是那天如果放到野外后,那么圈养的宠物成活率将会极低。没有了野性,没有了自己生存的能力,没有了躲避天敌的技巧。

  出版企业要想生存,要想发展,要想活得好,必须要在市场中锻炼出来的,必须要有市场意识,有经得起市场选择的产品,有能操作开发维护市场的人才。依靠定 向销售图书固然可以得到一时的残喘,但是未来必然更加不能面对市场的选择。每年虽然会有大量的定向销售图书的机会,但是随着政府预算的调整,采购也必然会 有波动。随着文化工程的逐步到位,采购量也必然会逐步减小。企业机构的图书,也会因为经济情况及机构发展有所浮动。并且出版社和民营公司都会对这块市场的 加强争夺。最后市场意识强,操作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必然会逐步占到上风,那么依赖定向销售图书的出版社依靠什么而生存呢?那时候再去面对市场,自己所占的市场份额 场地位置必然更加凶险。

  定向出版是利润增值,是减小投资风险的经营项目。但是绝对不能作为出版企业的支柱项目。否则在企业的编辑策划,市场开拓能力严重弱化后,完全不能适应外 面的世界,那么命运的主动权就随之掌握在了别人手里。当命运掌握在了别人手里,那么从合作的方式在到价格,也就只能任人宰割,自己必将吞下恶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