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技术要求(航拍摄影理论及实践)

一、什么是航拍?

航拍,又称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是指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航拍的摄像机可以由摄影师控制,也可以自动拍摄或远程控制。航空模型、飞机、直升机、热气球、小型飞船、火箭、风筝、降落伞等都可以成为航拍摄影平台。

二、航拍起源

航空摄影始于19世纪50年代,纳达尔是首位实现航拍的摄影师和气球驾驶者,于1858年在法国巴黎上空拍摄。1909年美国的莱特(W. Wright)第一次从飞机上对地面拍摄像片。航拍的军事用途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飞行员得到了发展,新沙佩勒战役是其中著名的战役之一。

三、传统航拍缺点

1、费用高昂:单架次飞行一般以万为单位;航拍地点消费颇高;多人拼机好机位有限;隔窗拍摄会有反光。

2、手续繁琐:提前申报航线;提前预约飞行员、机场;飞行时间不可控;飞行过程、航线很难调整。

3、人生风险:高空不适、晕机反应;身体素质、伤口变化;极端情况、机毁人亡。

航拍技术

四、无人机航拍摄影

无人机航拍摄影,是以无人驾驶飞机为空中平台,其搭载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轻型光学相机、红外扫描仪等,获取图像信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信息的处理,按照一定精度规则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图像。

五、航拍特点

无人机航拍影像具有高清晰、大比例尺、小面积、高现势性的优点。特别适合获取带状地区航拍影像(公路、铁路、河流、水库、海岸线等)。

航拍无人机主要用在:街景拍摄、监控巡察、电力巡检、交通监视、环保农业、快递、灾后救援、影视剧拍摄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