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北京正式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并向百度和小马智行发放许可。在当天下午,百度的Apollo便完成首单任务,正式标志着进入“无人驾驶时代”。
目前,百度Apollo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起步价是18元,里程费4元/公里,明显还是高于正常的出租车。不过,百度为了推广Apollo无人驾驶出租车,发放了各种优惠券,最低可以1元乘车。
在2013年,百度就开始了无人驾驶车项目,是国内最早进行无人驾驶研究的公司。与此同时,在2017年,百度启动“Apollo(阿波罗)”计划,旨在打造一套属于百度的自动驾驶系统。
如今,凭借着无人驾驶技术的积累,百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并且早已在北京、广州、长沙、沧州四个城市开始载人测试服务,累计接待乘客超过40万人次,测试里程超过1400万公里。
无人驾驶车的红利,似乎马上就要到来。
在经历了团购之路的失败、短视频之路的失败,百度算是彻底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市值更是被字节跳动、拼多多和美团超越,沦为二线互联网公司。
这次,百度能否凭借无人驾驶技术重回巅峰吗?“AI先生”李彦宏的技术创新之路又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呢?
本篇文章,小编就将从百度的跌落神坛、李彦宏的“AI执念”和百度的病根与未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01 百度跌落神坛,失去流量池百度成立于2000年1月,是国内最早一批做搜索引擎,也是最早从中获得红利的公司。凭借着搜索引擎的占有率,百度几乎拥有着PC端互联网的绝对话语权,并且在2011年3月24日,超过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第一的公司。
“百度贴吧”、“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等等,都是大家喜爱的产品。当年的百度贴吧更是占据着“国内PC端第一社交网站”的头衔,几乎无人能挡。曾经李毅吧与李宇春吧、李伟吧之间的“爆吧”活动,更是常常占据新闻的头条。以至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组成的“BAT”,成为众多大学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公司。
可是,如今,无论是从市值,还是生活日常app占有率,百度都已经跌下神坛,淡出了互联网中心。
这是为什么呢?小编认为核心在于“流量的缺失”。
曾经的百度能够站在互联网的巅峰,主要依托于百度搜索引擎带来的PC端流量,由于拥有了这些流量,百度的其他产品也是发展得风生水起。
可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百度失去了流量的秘诀。
首先,移动互联网社交流量,这个让腾讯赚得盆满钵满的流量池,百度几乎一杯羹都没分到。
随后,电商团购流量,这个让阿里巴巴、拼多多和美团赚得盆满钵满的流量池,百度看得眼红,也试图推出百度糯米,扶持饿了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短视频流量,这个让字节跳动、快手赚得盆满钵满的流量池,日常刷刷抖音和快手已经成为大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此同时,凭借着大量的流量,抖音和快手的直播带货也是引领着潮流。百度也推出了好看视频与全民小视频,虽然取得了日活3000多万的成绩,但与抖音、快手相比,已经落后几个层次。
如今,中国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流量,腾讯抓住了微信和QQ的流量“一家独大”,字节跳动抓住了“抖音”的流量“迅速崛起”。什么流量都没有抓住的百度,注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法实现突破。
02 李彦宏的“AI执念”2016年,李彦宏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了这样的一段讲话,也预示着百度不再执着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而是转向人工智能。
“今天我要讲的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将会是属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其实也是从今年开始变得很火,每个人都非常关注。但是它会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其实我觉得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想清楚。比如说物联网。物联网在很多年前就被炒得很热,但是到现在一直没有起来,真正起来的时候我认为已经为时不远了。以后不管是你家里的电视、冰箱,还是现在坐的椅子、用的桌子,都可以用自然语言跟它进行对话,这样的一天我觉得也为时不远了。”
从李彦宏的讲话中,可以知道,他对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而且很多在短短的5年内已经成为现实。
那么,在这5年,百度在李彦宏的带领下,百度的AI技术到底属于什么水平?在人工智能方面到底做了什么呢?
根据未来图灵的AI榜,百度目前还是处于国内榜一的位置,领先于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等其他互联网企业。
李彦宏“AI执念”下的百度,已经引领了中国人工智能的舞台,主要的成果有以下两方面:
技术基础方面:百度大脑6.0已经成为能力全面、软硬一体的AI大生产平台;深度学习平台飞桨更是一度超越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深度学习平台;新研发的昆仑2芯片,采用7nm工艺,性能相比百度昆仑1又提升3倍;在世界顶级的人工智能竞赛上,百度AI问鼎冠军30余次。
应用方面:百度Apollo自动驾驶领跑全球,首个拿到许可证;智能云服务了国有6大银行、9大股份制银行、21家保险机构等大型企业;
可以说,李彦宏凭借着"人工智能",让百度在目前的互联网还依然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03 百度的未来2020年,百度的营收是1071亿元,净利润是220亿元,而研发费用却高达183亿,主要都集中在AI领域。
百度的未来就是”智能AI“。
从目前看来,百度智能AI产品中,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便是Apollo无人驾驶技术。
随着城市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需要穿梭于各个城市,驾驶车的时间无疑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而且长时间驾驶,极易让人产生疲劳。
此时,无人驾驶车恰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无需为长时间开车而烦恼,无需为堵车而烦恼,可以在车上办公、刷手机、学习等等,充分利用车上的时间。
毫无疑问,无人驾驶已经成为了未来的趋势,各大公司纷纷入局”无人驾驶“。中国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与抄袭,虽然目前百度在无人驾驶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只要其他公司花高薪挖人,巨额投资收购相关企业,便可快速完成原始技术积累。
那么,百度该如何拿下无人驾驶的红利呢?
一、留住人才
百度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留人,从之前的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到陆奇。目前,百度自动驾驶领域的不少人才也出现了流失,比如余凯创立地平线,王劲做了景驰,彭军创立小马智行等等。
流失的每一个人才,未来都将是百度强劲的敌人。
二、如何变现——造车
百度Apollo无人驾驶业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To B的车联网(例如小度车载)、to G的智能交通(例如车路协同)和to C的Robotaxi。目前,前两项业务已经拥有稳定的收入,to C的Robotaxi也迈出一大步,实现首次商业运营收费。
但是,拥有以上三个业务的百度依然还只是一个技术服务提供商。所以,百度最终的变现应该在于”造车“!
曾经百度以为只要自己无人驾驶技术好,各个车企便会找上门,然而时隔七八年,依然没有找到靠谱的车企。随着时间推移,一旦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和小鹏等车企掌握了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成熟应用,百度又将”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04 总结百度——一个站在技术前沿的企业,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如今的人工智能,都是非常不错的技术,但技术衍生出来的产品总是让人不那么满意。
“留住人才,做好产品,重视用户体验”,或许这才能让百度将自己的技术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