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任督二脉的好处有哪些(打通任督二脉,调节人体阴阳,无病一身轻,99%人试过都有效果)

人体经络有365个穴,每个穴位都与我们自身器官组织息息相关。比如我们的任督二脉通畅,则代表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专家指出,有些人的颈椎、腰椎问题,从中医角度解释,可以归为督脉不够通畅。

“任督二脉”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部分,督脉在背后正中,任脉则是人体前面的正中线。

若任督二脉通畅,身体状态的确会比较好,但这种作用并非任督二脉独有,所有经络都通畅才是最好的。

专家认为只要是健康人,任督二脉肯定是通畅的。若不畅通,那就是一种病态了。

任脉总任一身之阴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

任督二脉分别主管

人体的阴精和阳气

任脉总任一身之阴

按任脉,精力旺,升免疫

打通任督二脉的好处

任脉位于人体前正中线,起于小腹内,出会阴部后,上行至下颌。手三阴经及足三阴经均与其相通,因此它被称为“阴脉之海”。

正确地灸治和按揉任脉腧穴可调节情绪、增强抵抗能力,使人精力旺盛。其中,最常用的三个任脉穴位即是膻中、中脘和关元,还有一种推腹按摩方法。

膻中穴:

保护心血管

位于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此穴为气会,《素问》中说“膻中者,喜乐出焉”,经常按揉可宽胸理气、舒畅情志。

此外,它对人体的心血管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可经常按揉,局部感觉微微发热即可。

中脘:

缓解胃胀、胃痛

位于脐上4寸、肚脐与剑突连线中点,按揉中脘可缓解胃胀、胃痛等胃部不适,对于小儿消化不良也有很好的作用。

关元:

调节气血、温中散寒

位于脐下3寸,与神阙(即肚脐)一起灸疗,可增强身体抵抗力。灸疗时可用艾条灸,一般以皮肤微微潮红为度。也可将灸盒放于下腹部进行熨灸,可调节气血、温中散寒。

推腹按摩:

缓解便秘

巨阙(脐上6寸)到气海(脐下1.5寸)自上而下推揉按摩,可促进大肠蠕动、缓解便秘。

督脉统领一身阳气

用好三个穴位,畅通督脉

督脉位于背部,“督”有“总督”的意思,而背为阳,顾名思义,它统领一身阳气。因此,督脉又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

督脉的主干从会阴部发出后,沿着人体背部的正中线由下而上循行,到了头顶入脑,再沿头部前正中线向下到达上颌牙齿。

凡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导致的疾病均可用督脉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全身怕冷、腹部冷痛、脏器下垂、夜间小便次数增多、大便稀黏等。其中,大椎和百会这两个督脉穴位在保健中最常用到。

大椎穴

振奋一身阳气

“椎”本来是指用来锤击的器具,有“实”的意思,表明该穴位气血充足旺盛,可以起到振奋一身阳气的作用。

低头时,把头部尽量前倾,后颈部摸到的最突出的一块骨头就是第七颈椎棘突,其下方的凹陷就是大椎穴。

按摩方法: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把指腹放于穴位上,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各摩擦50次,使局部产生发热的感觉。感冒时,除了按摩外,还可以用热毛巾敷,均可以较好地减轻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此外,很多颈椎病患者都会出现颈项部僵硬、怕冷,此时还可以辨证后在该部位拔罐治疗,促使寒气散出。

百会穴:

缓解疲劳

头顶偏后方正中线上的小凹陷即是此穴。在生活中,入睡困难、早醒或白天容易感到疲劳的人可以按摩这个穴位。

同时,它也是治疗脏器脱垂的重要穴位,例如胃下垂、子宫下垂、直肠脱垂等。

按摩方法: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指腹置于穴位,按压或摩擦,局部产生轻微酸胀感即可,也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

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它们分别主管人体的阴精和阳气。

任督二脉是涉及长寿的两个经络,每天按揉任督二脉上的关键穴位,能够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方法简单又有用,快发给身边的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