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农夫山区官微发布一则针对关于其旗下一款佛晓白桃味气泡水产品原料来源的声明。声明发布2天后,不仅没有消除误会,反而愈演愈烈,引起全民(包括消费者、食品/化工KOL甚至吃瓜群众)打脸。
来自农夫山泉官方微博
来自农夫山山泉官方微信(原文已删除)
这次事件的翻车,主要归咎于其言行不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危机事件。
1. “福岛核辐射”问题有多严重?上过多少次社会热点?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是绝对不能接受使用其产地原材料的。这是基本原则问题,相信农夫山泉也是知道的。
2.已经确确实实在营销物料中打出“福岛县产ATAKUTI桃”,却在公关声明中反口否认“该产品中没有从日本福岛进口的成分。” 这种自打脸 打得过于响亮了。(当然,不排除公关部又背黑锅。大概率是其内部营销部门和公关部门沟通不畅导致。)
3. 太过于关注事件本身,疏漏了其他的问题点。才会引起次生危机——产品里标注的各种成分,都是化学调剂出来的。当然,这本就是行业“潜规则”,然而,这么光明正大的说出来,是要放弃消费者了吗?
4.自己错得这么离谱,没有道歉的意图,也没有一点犯错了要改正的意愿,甚至要求媒体删稿,这下把媒体也得罪了。看来是真的弃疗了。
解析
通盘看下来就演变成了一个很奇葩的路径——
农说我的这款产品里的桃子来自福岛——消费者说,你怎么敢用福岛的桃子呢?——你们污蔑我们,农说我们的产品没有福岛桃子,我们是调配出的这种口味——消费者说, 原来你的产品里不仅没有福岛的桃子,根本就是什么桃子都没有啊!
建议这样写:
建议农夫山泉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原料来源事宜,回应如下:
1.回应中承认“部分宣传文案及物料中描述歧义,造成消费者误解”,同时,诚恳道歉。
2.回应正确的意思是:主打的佛晓桃风味中的佛晓桃原产地是福岛,但早已引进中国国内,并非福岛特有。宣传中原意是指桃子的品种是福岛佛晓桃子,并非产自福岛的拂晓桃。
3.不要提产品调制的事情。要强调风味。
4.给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如撤销所有描述不准的宣传文案和物料。
当然,现在说什么都是马后炮了。因为原本的一个危机现在已经升级成连环扣的危机了。
希望国货强大的同时,不要忘了初心,用真诚的心对待消费者。傲慢是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