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高压锅配件(中国炊具龙头苏泊尔,市值高达630亿,却被法国企业用87亿收购)


提起苏泊尔,想来不会有人感到陌生,但是你知道吗?苏泊尔已经不是一家中国企业了,而是由法资控股的法国公司。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从炒股这个角度来说,生物医药和半导体的门槛较高,企业容易筑建自己的护城河,其次很多人会选择消费类股票,比如白酒、食品、饮料等公司,因为这类企业可扩展性较强。但是在小家电领域,看好的资深股票投资者往往不多,原因是中国的小家电领域门槛较低,难以构建护城河,因此相对公司的估值并不高。

上面这套投资理论,你认可吗?

很多人可能对此嗤之以鼻,但是中国有一家企业的老板就真的信了,这家企业的老板就是苏泊尔的苏增福。

因此,在苏泊尔终于成功上市,前途一片光明时,苏增福却果断地认为,这个品牌已经做到头了,作为一家小家电企业,苏泊尔不可能再继续做大做强。

苏泊尔好帮手高压锅

于是,他开始疯狂套现公司股票,一共赚了40多亿元,并最终把公司的71%的股份全部转给了法国SEB公司。

再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苏泊尔竟然真的做大做强了,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凭借这一笔投资,法国SEB目前的持股价值达到630多亿元,而苏增福现如今身价却只有70亿元。

真实的故事,就是这么魔幻!

和很多民企发家故事差不多,1989年,苏增福临危受命,成为一家不起眼的压力锅配件厂的厂长,当时这样的国营小厂子很多,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有的只是沉重的包袱,最后基本上全都破产倒闭了,但也有一些闯了出来。

当时,为了带领这家工厂实现盈利,苏增福和另外几个厂子凑齐3000万元,买下了双喜压力锅一年商标授权。借助于双喜品牌知名度,1994年苏增幅管理的压力锅工厂,全年销售额超过1.8亿元。

这很快这就引起了双喜的注意,次年拒绝续约将商标使用权收回,没有办法之下,苏增福只能另起炉灶,创办了苏泊尔

虽然是初创品牌,但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较高的性价比,苏泊尔高压锅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甚至连原来的霸主双喜也不是他的对手,一路发展壮大,并于2004年成功登录A股,苏增福家族控制60.52%股份。

故事到这里还很圆满,当时的苏泊尔发展前景很大,但已经年满65岁的苏增福却没有了干劲,并且对整个行业并不十分看好,因此在股票解禁期一到,他就开始了疯狂的将手中的股份套现。

全球炊具巨头企业,法国SEB集团对苏泊尔的出售很感兴趣,他们一直想要进军中国市场,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苏增福套现行为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主动找上门来表示要打包购买,急于离场的苏增福喜出望外,甚至还劝说苏泊尔高管将股权卖给SEB集团。

就这样,2006年SEB集团以37亿元的对价,取得了苏泊尔52.74%的股份。

2010年苏增福团队干脆把所有的持股都转让给了SEB国际集团,疯狂套现48.7亿元,其中,苏添福个人套现40亿元。

由此,法国SEB集团持有的苏泊尔股份高达81.17%,成为苏泊尔最大股东,而SEB集团合计付出收购成本不过87亿元。

现在,这些股份的价值高达630亿元,而且随着苏泊尔快速发展,这些股份价值还在不断的升高之中,如此惊人的收益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要知道,这可是一家实打实的小家电企业,简直像是奇迹一样。

当然,这一切都和苏增福无关,和中国人无关了,这家创造了世界小家电发展历史奇迹的国民品牌现在是一家法国企业。

回头我们再来说一说苏增福,你以为他出售苏泊尔亏大了?其实也没有!

拿到套现成功的40亿元,苏增幅开始大举进入房地产行业,他在香港等多地大量购置房产,大家看一看近十年房价上涨幅度,实际上苏增福也赚的盆满钵满,虽然可能没有经营苏泊尔收获那么多,但不用劳心劳力的管理企业,难道不好吗?

再后来,有人专门就出售苏泊尔这件事,采访过苏增福。他表示,当时的苏泊尔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因为扩张速度太快,所以企业非常的缺钱,炊具行业的回款周期又很长,引入大型资本也是无奈之举。

除此之外,他认为,传统小家电门槛不高,没有太高技术含量,未来势必会有很多家电品牌涌现,如果苏泊尔不能一直开发自研技术,迟早会成为又一个贴牌厂,但开发自研技术又没钱,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当时出售苏泊尔都是正确的。

当然,在从房地产领域赚了大钱后,苏增福也闲不住,又开始了二次创业,进军卫浴行业,在他看来,卫浴用品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品牌打造得越高端,售价就会越高,毛利率甚至会高达60%以上,而炊具毛利率只有20%,因此卫浴用品可以实现比炊具更高的溢价。

或许,我们能在卫浴用品行业看到一个比肩苏泊尔这样的国民品牌的出现。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你认为有这个可能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