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热忱欢迎报考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研究生)

热忱欢迎报考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研究生

发布时间:2019-9-19 15:09

文法学院,是由原文化传播学院、法学院于2015年5月联合组建而成。学院以弘扬人文精神,培养文法兼容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务实、全面、特长、创新”为办学宗旨,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有特长、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0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法学六个本科专业;有法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汉语国际教育四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网络舆情研究所、贵州金融业法律法规政策研究中心、贵州省大数据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学研究所、企业法律事务中心等研究机构。





一、法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经过多年积淀、探索和发展,依托贵州财经大学经管学科优势,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法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法商融合”的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法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民商法学、经济法学、法律史和法学理论四个二级硕士学位专业。

1、法学理论专业以培养具有信息化时代视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论扎实、知识面广、人文素养强、法律情怀深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力求培育学生专业的法律思维、系统的法律方法、跨专业的知识素养、良好的社会责任,使其成为集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法律技能、法律职业伦理与人文修养于一体的既能服务社会实践,又能从事法务研究的卓越法律人才。下设四个研究方向:法理学与法律方法、法经济学、法社会学、廉政思想与制度。

2、法律史专业旨在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掌握全面系统的法律史专业理论及专业知识,兼有法律思维和历史视角的独特素养,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胜任科研教学等学术研究工作与法律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下设三个研究方向: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

3、民商法学专业旨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懂经济、精法律、融通复合、人格健全、“法商融合”的高层次民商事法律专门人才,下设四个研究方向:民法总论、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商法

4、经济法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经济法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经济法专门人才。下设三个研究方向:经济法学、金融法学、财税法学。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

试科目


复试加试科目

法学

法学

030101法学理论

01法理学与法律方法

02法经济学

03法社会学

04廉政思想与制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法学基础(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

④专业基础(民法总论、刑法总论)

法理学


西方法律思想史

法学

法学

030102法律史

01中国法律史

02外国法律史

03中国法律思想史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法学基础(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

④专业基础(民法总论、刑法总论)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制史

民商法专业排名

行政法学

法学

法学

030105民商法学

01民法总论

02合同法

03知识产权法

04商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法学基础(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

④专业基础(民法总论、刑法总论)

民商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

法学

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1经济法学

02金融法学

03财税法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法学基础(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

④专业基础(民法总论、刑法总论)

经济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参考书目:

1、 《民法学》,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 《民法总论》(第五版),梁慧星著,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3、 《刑法学》,王作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 《刑法总论》(第三版),周光权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 《经济法学》(第三版),李昌麒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6、 《宪法学》,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7、 《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8、 《法理学》(第四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 《民事诉讼法学》,江伟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0、《西方法律思想史》(第三版),徐爱国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1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经过30多年的积淀与发展,依托贵州财经大学经管学科优势,坚持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相结,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跨学科拓展,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五个二级硕士学位专业。

1、文艺学专业以培养具有信息化时代媒介视野,理论扎实、知识面广、人文素养强、人文情怀深的复合型文艺理论人才为目标,力求培育学生专业的理论思维、系统的批评方法、跨专业的知识素养、良好的社会责任,使其成为集文艺美学知识、理论思维、批评技能、社会责任与人文修养于一体的既能承担媒介文化与创意产业等工作,又能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文艺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下设两个研究方向:文艺美学与批评、媒介文化与创意产业。

2、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广博、系统的基础语言学理论素养和田野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掌握全面系统的语言学知识及技能,熟悉当代语言学的发展潮流和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田野调查、少数民族语言的描写和分析,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能解决与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和研究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能较好地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下设三个研究方向:汉语与民族语比较、语言理论与应用、词汇与辞书。

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工作的融通复合、人格健全、遵守学术规范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下设三个研究方向:唐宋文学与文化、明清文学与文化、地域文学与文化。

4、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相关理论和宽厚的中国文学学科理论基础,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能解决与现当代文学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能较好地从事现当代文学及文化领域的研究、能胜任现当代文学有关课程教学任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下设三个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中国现当代分体文学、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作品。

5、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身心健康、掌握坚实的民族文学与文化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下设三个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献与文化、民族文化遗产。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

试科目


复试加试科目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1文艺美学与批评

02媒介文化与创意产业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15 中国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基础)

④803 文艺理论


文艺批评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非中文专业)者需加试:

文学理论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2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01汉语与民族语比较

02语言理论与应用

03词汇与辞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15 中国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基础)

④804 古代汉语


汉语言基础



语言学理论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唐宋文学与文化

02明清文学与文化

03地域文学与文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15 中国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基础)

④804 古代汉语

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1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

02中国现当代分体文学

03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作品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15中国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基础)

④803 文艺理论

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7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1少数民族文学

02民族文献与文化

03民族文化遗产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15 中国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基础)

④803 文艺理论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

文学人类学

初试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基础》参考教材:

1)袁世硕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4)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文艺理论》参考教材: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3.《古代汉语》参考教材: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


复试参考书目:

1.《文艺批评》参考教材:

蒋述卓洪治纲《文学批评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汉语言基础》参考教材:

1)黄伯荣等编《现代汉语》第六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叶蜚声等编《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古代文论》参考教材:

1)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资料选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4.《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参考内容:

考生宜多阅读《文学评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文学研究刊物,探究作品评论写作,不指定具体参考书目。

5.《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参考教材:

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2)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加试参考书目:

1.《文学理论》参考教材: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2.《语言学理论》参考教材:

叶蜚声等编《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教材:

1)袁世硕、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参考教材: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5.《文学人类学》参考教材: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三、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本专业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以及各行业领域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结合我校经管学科优势和“法商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主要为司法机关培养和输送具有扎实法律理论功底、突出法律职业素养和卓越职业能力的法治专业人才;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经管知识、企业法务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政府部门和金融、反垄断等市场监管机构培养和输送行政法、金融法、竞争法、财税法等专门人才;为大数据领域管理机构和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大数据产业和互联网领域的管理、安全和执法专业人才。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

试科目


复试加试科目

法学

法学

035101法律(非法学)

01民商法

02刑事法

03经济法

04行政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刑法学




民法学

法学

法学

035102法律(法学)

01民商法

02刑事法

03经济法

04行政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民法学



刑法学

参考书目:

初试:本专业招生初试所有科目均属全国统考,参考书目参照教育部颁发的考试大纲。

复试:《刑法》,王作富(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民法》,王利明(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

试科目


复试加试科目

教育学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1.语言学基础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

2.才艺展示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非中文专业)者,需加试:

1.语言学综合

2.汉语国际教育综合

初试参考书目:

1.《汉语基础》。参考教材: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

黄伯荣等编《现代汉语》第六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叶蜚声等编《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考试内容包括:中华文化和外国文化基础知识、语言基础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案例分析和写作等方面。参考教材: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复试参考书目:

1.语言学基础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

2.才艺展示(可以是朗诵、表演等)。

加试参考书目: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非中文专业)者,需加试以下内容:

1.语言学综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2.汉语国际教育综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语法概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