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的销售外包(腾讯、华为为何都用IT技术外包?毕业生求职,IT外包公司值得去吗)

近日,某通IT技术外包公司出现了程序员因过劳猝死的事件,事件引发全网热议。

对于正面临找工作的广大毕业生们,尽管拿了IT技术外包公司的offer,也在犹豫是否要毁约。

那IT外包公司到底值不值得去?IT外包公司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让我们来逐一剖析。

IT技术外包其实普遍存在,且分布在各行各业。而IT技术外包公司亦是鱼龙混杂,是不可一概而论的。因此我们需先理清IT技术外包公司为何存在?又是如何运作的。

IT技术外包诞生于传统产业的IT信息化需求,而非互联网企业

整个IT领域有大量的实施顾问、程序员、测试工程师在从事IT外包工作,而他们普遍就职在传统产业的IT信息化项目上。

我是从2011年在金蝶软件工作时,认识IT技术外包工作的。当时我以实施顾问的身份在华为、华富洋、怡亚通等各大项目上驻场。发现在同一个项目上有好几个公司的同事在共同协作,而这些无疑都是IT技术外包公司的员工。

多公司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

包括软通动力、赛意、中软国际等多家IT外包龙头企业。并且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甲方,更多的是扮演项目管理与组织协调的角色,核心解决方案与开发工作则交由外包公司。

(1)为何像华为这样的大集团还需大量使用IT外包呢?

  • 一是传统企业将自有人力资源聚焦在主营业务,而IT信息化项目非常专业,交由专业的IT外包公司可提高实施成功率与项目交付效率。
  • 二是企业在进行IT信息化变革项目期间才需要大量的IT工程师,项目上线后,IT工程师的人力资源需大量减少。为减低传统企业成立自有研发团队的招聘与管理成本,以及在人员需求减少时裁员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用IT外包资源则更外灵活,可随时增加或调减在场人员。

类似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亦会引入部分的外包人员,与内部的产品、开发、测试同事共同进行产品平台的项目迭代。但外包占比会远远低于传统产业的人员,人员数量需求也较为稳定。

因此,IT外包人员的工作经常是从一个项目到另外一个项目上,而项目的实施周期长则两三年,短暂一年半年。

(2)IT技术外包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IT外包公司运作模式亦各有不同,但业内主要的运作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纯人力外包。在与甲方签订项目后,根据甲方的需求,及时调遣及招聘一大批开发与测试人员。招聘面试一般由甲乙双方共同参与。工作内容、上班地点、项目管理由甲方承担,而薪资、社保和人员管理工作则由外包公司自己承担。

这类公司各行各业的项目都接,缺乏自有软件产品,人员往往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

同时项目压力、是否加班均由甲方项目性质决定,乙方除了收取加班费外,其他不会过多干涉。如赛意、软通公司,这类项目是较多的。

  • 另一种则是以标准产品实施为主,人力外包为辅。他们深扎于某个专业领域,以销售产品为主、个性化开发为主。比如金蝶、用友的财务管理软件、针对不同行业的ERP系统,宇信科技的金融信贷系统、长亮科技的银行核心系统等等,他们在不同的产业内,基于对业务模式、业务流程的深入理解,输出某领域的业务与产品解决方案。

这类公司专注于自己的优势产业,核心产品与技术人员均具备某领域的专业能力,在市场中能赢得更多的尊重,未来的发展路劲也广阔很多。

这两类项目的项目压力与加班无一都与甲方息息相关,而具备标准产品的IT外包公司,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因为已经有基础产品,项目开发的压力会减小很多。

毕业生求职去IT外包公司好吗?建议看是业务领域与公司核心产品

(1)看行业与业务领域,是否是自己职业发展的意向领域

隔行如隔山,尽管在IT产业中,IT通用知识能应用到各行各业,但各行业业务模式、管理模式与用户规模差异甚远,对IT产品的要求亦差异很大。

行业选择很重要

比如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核心系统,对系统稳定性、安全性要求极高,同时核心业务变更频率不高,因此任何项目迭代均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流程执行,是不可快速敏捷试错的。系统一旦出现缺陷,往往造成的是大额资金损失。

而To C的互联网产品,比如腾讯课堂、阿里飞猪等这些平台,对用户需求较为敏感,需要快速响应,迭代试错,因此项目发版的频率极高。

这两类一个是瀑布式项目交付模式,另一则是敏捷式项目交付模式。除去业务知识,思维与方法论亦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毕业生或已工作的社招人员,在求职时,应有明确的行业与业务发展方向。

在金蝶、用友、宇信科技、长亮科技这类外包公司成长起来的员工,在3年后往往比在甲方的员工更具有行业竞争力,也是未来甲方企业在向科技企业转型时,首先希望招募的人才,职业发展前景是极广阔的。

(2)看公司的核心产品,核心产品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为内部人才提供更开阔的职业发展通道

从金蝶出来后,我进入到某世界500强企业任产品经理。期间为快速助力企业向科技集团转型,抢夺如金融科技的业务市场。

我们与宇信科技、长亮科技等供应商合作,对方专业顾问的能力实则让人敬佩。采购产品后,我们往往依赖驻场人员的指导,才得以快速了解行业内的通用做法,并快速输出自己的业务与产品解决方案。

同时,这些企业相对更重视对员工能力的培养,安排其到专业的业务与技术领域中来。因此人员采购的人天成本也更高(3年左右的开发人员,一天的驻场成本普遍为1600元,8年以上资深的则高达2500元/天以上)。此外标准产品的采购成本是另付的。

因此这类企业的员工待遇也会比纯人力外包公司的更高,职业发展通道更为广阔。

关于IT互联网行业的996过度加班问题,由行业高速发展与项目性质决定

过度加班,从来不是外包公司与非外包公司之间的差异,而是有行业高速发展阶段和IT项目的性质所决定的。

为何IT项目需要经常加班,核心为3个因素:

(1)国家在加速数字化战略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亦被迫快速转型,用新技术为传统业务赋能。

比如家电行业建立“数字化”工厂、智能联网家居等,企业不得不加快IT信息化项目的推进,因此加班无可避免。

智能工厂

(2)业务开展对IT互联网平台的强依赖。如今,几乎所有的业务运作与管理操作都基于IT互联网平台,而由人为设计的系统逻辑、流程逻辑、程序代码难免不存在缺陷,一旦缺陷出现,为不耽误业务运作,IT人员必须随时待命,快速修复,哪怕是凌晨。

试想,如果微信停机一小时,将引来怎样的市场反应。对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业务系统亦是如此。

销售外包

(3)过度加班,不专属于IT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大且媒体关注度高,导致社会影响大。制造工厂、医生、餐饮等职业,也从来都加班重灾区。

避免过度加班,一是要选对公司(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持续加班的),二是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与产品质量,减少缺陷的发生。


以上为一个十年IT互联网从业者的心得与看法,供各位参考。

如果您也关注IT互联网行业发展与求职,欢迎关注我并留言探讨更多问题,感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