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关注我们
继1993年提出的MPEG-1、1995年提出的MPEG-2,同时后续在2003年提出相容AVC/H.264编解码标准的MPEG-4 Part10,以及在2013年提出相容H.265编解码标准的MPEG HEVC之后,近期,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又宣布了一个里程碑,宣布EVC(也称为ISO/IEC 23094-1标准)完成,因此EVC已被提升为最终国际标准(FDIS)状态。华为、高通、三星等企业牵头制定,并且将获得首批支持。
由于可向下相容H.265编解码标准,因此MPEG-5 EVC不仅支持4K、HDR与WCG广色域显示规格,同时更可对应8K解析度,以及用于VR与AR在内虚拟实境内容,藉由更高压缩比例与更快显示传输效率,让影像呈现结果更为稳定,同时也能确保更多影像细节与色彩能被真实还原。
其中,MPEG-5 EVC将区分免费授权使用的Layer 1基本模式,以及采付费授权使用、可选择所有功能或特定功能,同时对应120fps画面更新率与10位元色彩表现的Layer 2主要模式。
基本模式大致可对比H.264编解码技术,但平均压缩比例约可再降低31%,而解码还原时间更可缩减60%,而主要模式则对比H.265编解码技术,其中平均压缩比例约可再减少26%,因此整体而言,对于目前影音内容、串流技术需求越来越大情况下,预期MPEG-5 EVC技术标准将能让更多高解析影音内容、更拟真虚拟视觉技术,或是串流服务被普及应用。
而藉由华为、高通、三星旗下产品市占,预期将能进一步推动MPEG-5 EVC技术标准普及化,并且成为市场主流使用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