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中的书里面有《娱乐》这篇也是写得不错的。
娱乐是解决传播冲突的方法,现在各个媒体的价格都太高了,而你的推广费用是有限的,这个就是巨大的冲突了。面临这个冲突,你会怎么办?
用娱乐的方式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但是具体怎么做呢?
我讲一个我失败的案例吧,这个失败导致我们的高级技术没有孵化好,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自己的营销能力不行。
当然,不只是营销能力导致失败的拉,这个还跟创始人的融资能力、团队搭建等模块有关系,你手里没有足够多的钱,你就小心翼翼,舍不得花钱。
而你没有足够多的钱来投入市场,没有不断投钱测试市场,怎么可能在其中找到合适的突破点、方法和放大规模呢?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我们团队以前想做一个产品,纳米水离子喷雾的加湿器,就是女孩子手持的加湿器,喷在脸上可以给皮肤加湿,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产品而已。
技术创始人是清华研究院毕业的技术大牛,光是纳米水离子的技术专利,他就有六十几个,在全球范围内这个技术只有日本的松下电器和他有。
用纳米水离子的技术来做这个手持加湿器的产品,在技术上,就比行业领导品牌金稻的加湿器高出若干个等级了。
产品等级差别在于什么呢?差别就在于用着各种技术喷出的水分子是纳米级的,纳米级的水分子很容易被皮肤吸收,因为皮肤的毛孔是微米级的。纳米级的水分子,很容易就进入微米级的皮肤表层,渗透到皮肤里面去,就实际的补水效果而言,我们的产品将会比同行的高几个等级。
而金稻等品牌的,普通的加湿器,就是把水喷洒到脸上而已,大部分的水分子是微米级的,根本进不到皮肤里面去,只是让脸部湿润而已,水分是难以渗透进入皮肤里面去的,补水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基本上跟洗脸没有多大差别。
我们的研究生博士团队,把进金稻的产品拆开来看,反复解析,都实在搞不明白,就这么简单的产品,为啥人家卖这么多销售量?他们对自己的技术非常有信心,他们觉得肯定可以干起来的。
行业的领导品牌金稻,当时他们一年的产销已经十个亿了,他们花了150万请大明星杨幂代言,据说年费是150万,肖像使用权而已,就是产品和包装的上面可以放杨幂的照片。这个是2017-2018年的事情了。
虽然他们的产品,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消费者对明星代言的产品是有感觉的,喷起来也有点湿润的感觉,就是说有补水的感觉,产品的价格又便宜,于是大卖起来。
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我们其实没有做出啥优秀的产品。虽然,你眼睛看着若干个行业,你的技术都大机会,简直就是遍地黄金啊,但是,你没有那个资本和能力啊,所以,你也是吃不到那碗饭的。
后面,我们建议创始人,把工作重点放到融资,放到To B的业务上来,一方面是搞到足够多的钱,技术团队才可以维持下去,其次是做To B的业务比较简单,容易突破,做To C的生意是很难的。
做To C的生意,不是说你有优秀的产品,就ok了。你的产品,要从众多产品中杀出重围,让消费者认可你的产品,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到处都是风险。
技术公司,要把产品研发出来,送到消费者手里,这个距离太长了,它需要的能力很多,远远不只是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它还需要有品牌营销、产品营销、融资能力等等。
那为什么,美国的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呢?我阅读了若干本关于美国科技发展方面的书籍,发现,在美国有几个相关的职业,一个叫科技企业家,它擅长把技术产品化和营销出去,还有第二个职业是高科技的风险投资家,它擅长投资技术创新的企业,能够持续给到这些技术企业投资。最后,美国还规定了技术创始人的技术入股的最高回报率,好像是不超过15%,而且一旦技术授权了,就要持续下去,不能中途撤出。(备注:王煜全的两本书《学会洞察行业》和《中国优势》,有更多相关方面的中美科技产业创新的内容)
很多技术创始人觉得自己的技术很牛,觉得它应该值很多钱,都想控制和控股公司,这个现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而且,他们因为自己在技术的某一方面很强,可能是领先全球的,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神人,周围的人都把他们当作神。周围的人和他们自己,都以为他们做其它方面的事情也能够突破,自信到过头了都。
实际上,绝大多数技术大牛,其它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较弱的,他是不足以支持企业快速发展的,能够在技术、营销、财务、制造和运营等方面,都面面俱到的技术大牛,世间少有。
美国真是一个技术创新的天堂啊,它吸纳了全球最多的科技技术大牛,科技企业家和产业资本,并且从法律角度、技术发展角度,资本市场等给技术创新配套了完整的支持。中国正在学习,最近,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改革,主要是学习美国资本市场在科技产业扶持方面的创新。
这个公司还是有很多核心技术和专利的,技术团队也不错,后面奥普浴霸集团入股了这家公司,给予了数百万人民币的A轮资金。而且,解决了核心技术模块的生产问题,to B的生意也起步了,得到了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注定是它将是明日之星。
如果,能够做好几个大B端的生意,聘请一流的融资团队和品牌营销团队,成功推出C端产品,它极有可能3-5年内上市,成为中国的独角兽。
但事实上是,当年的产品没有做成功,很是遗憾。我今天分析和总结来看,就是品牌营销、产品营销、融资能力方面的短板,造成了我们的失败,即使你有好的技术,也是无法发挥出来的。
但是,营销真有那么难学么?其实也不是,叶茂中把它都实践了、总结了,而且也完整地写了出来了。
金稻请大明星杨幂做肖像代言人,其实就是用了杨幂的肖像权而已。有明星代言,就会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的质量是让人放心的,在电商时代,有明星头像的主图,点击率高很多,转化率也高很多,产品的单价也可以卖得比白牌高很多。这个是算得过来的一门生意,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
明星代言的原理,就是这么简单,叶茂中说请明星代言是挺划算的一件事情,到今天也依然是这个道理。但是,请明星代言,动不动,就几百万的门槛啊,一般的公司根本花不起啊,想都不敢想。
这个就是认知的问题啊,认知不到这个好处,认知不到这个红利,就根本不会去思考和做这件事情。
叶茂中的《娱乐》篇不只是明星代言这么点内容,还有娱乐营销要瞄准消费者需求和冲突,还有热点事件营销,通俗易懂广告的分析,怎么找到消费者的冲突等具体的案例,算是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而且有丰富的案例。
这个时代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娱乐,工作时间8个小时,睡眠时间8小时,其它的8个小时,都是需要娱乐的。任何的品牌,都需要有娱乐精神,用娱乐的方式去解决消费者的冲突,解决传播的冲突,怎么都好。
Anyway,看了这一篇《娱乐》只是学习到了知识而已,如果没有去思考、计划、实践、测试和优化,形成自己的娱乐营销办法,那知识就只是知识而已,还不是你的经验,不是你的方法,更不是你的组织能力。
一个新的知识,只有变成了你的组织能力,才能对你和你的公司产生可持续经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