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做移情别恋,意思大家都懂。
把自己原本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恋情。
不过最近看了一个投资领域的现象,对于“移情”,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投资品的偏好上,一代人总是会受到他们那代人过去记忆的影响,年轻时刚好股市上行周期的人,这辈子对股市念念不忘。
年轻时刚好房产上涨了10年,那么这一辈的人,会对买房子念念不忘。
比特币时代也一样,他们对于区块链也会有别样的爱好。
人生关键时期,对于一件事情的巅峰体验,会影响这个人这个领域里的决策偏好。
也就是说,他们把那一个时期对于投资的“情”,移到了整个后半辈子的投资领域上。
这种移情,是纯主观的,不讲道理的,坚信房产价值的那一群人,大部分都是70后80初,他们接触投资时刚好是房价涨的最猛的时候。
其实反过来也一样,08年金融危机前后,股市给我们的印象是最深的,这也造成了85后一群人,对于股市有着别样的着迷。
既然对于投资领域,一个人存在着“移情”的倾向,那么其他领域么?
特别是我们的童年,童年是我们学会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关键时期。
那也就是意味着,会有很多人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呢?
尽管这些方式本质上和投资决策一样,其实早已不再适用于新环境了。
小时候父母没有给予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总是不太喜欢表达,习惯藏在幕后,遇到事情了第一反应是不是自己哪里错了?
这个很多心理学家用原生家庭来解释,但是原生家庭这个解释太被动,也太消极——因为家庭你选择不了,只能去接纳。
这时候,我们如果用“移情”来解释,很多事情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既然父母教给你的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是错的,你也意识到这个错误了,那是不是可以学习新的相处方式了呢?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最后在新的家庭中被治愈了,因为相处的方式换成了新的,正确的了。
很多时候,亲密关系中的问题,职场中的问题,自我认知的问题,最后都可以寻找那个“移情”的一部分。
那些童年留给我们的经验,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就会变得根深蒂固。
就像之前看到了投资领域的现象一样,很多人明明能够把各种投资产品的优劣势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最后决策的时候依然逃不开自己的“移情”影响。
其实除了童年这个大源头,“移情”的范围还可以更广。
上一段记忆里的经验,带到下一个环境里,不加思考的使用,也是一种移情。
上一段关系里相处方式,带到下一段关系里,固执的自以为是,也是移情。
甚至不同关系之间,把上司和下属之间的行为模式,一不小心用到朋友团队里的也不少见。
这种“移情”,一方面是人类懒于思考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习惯于逃避现实。
逃避“其实环境已经变了”这个现实,逃避这个现实带给我们短暂的痛苦,从而沉浸于过去的方法还能用的假象。
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更不用说在新的环境里成长了。
我们能做的,应该是意识到环境在变,你也在变,然后敢于接受新的尝试,去创造新的记忆和体验。
这个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策略,只有始终如一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