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经常会如此吐槽自己车里那块中控屏幕:这块屏幕怎么这么垃圾!!!这显示的是啥,我都看不清!!点了半天都没反应!!加个屏幕要贵五千??抢钱!!黑心的车厂!!
”
那到底为什么几乎大部分汽车厂商都难以将这块位置如此核心的屏幕处理成平板效果,做到良好的用户体验呢?我们可靠性这一技术角度简单分析一下。
由于电子产品核心部件特殊的制造工艺,为了保证在极端环境下的功能,现如今基本所有上市销售的正规电子产品都会进行可靠性试验,只有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通过的产品才能销售。
按照日常的使用环境,一般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分为:
1. 功能试验:保证一般使用情况下的正常功能
2. 环境试验:考验在高低温等极端环境下的性能和寿命
3. 机械试验:验证抗振动和冲击性能及接插件插拔寿命
由于汽车由12V蓄电池供电,电压可能出现波动(蓄电池亏电等),汽车电子试验中还会多一项电气性能试验,而手机也会多一些外观方面的试验。
选取一款主流的汽车中控车机产品和一款手机,对比其可靠性试验条件。
这就是车机,有这么厚。。。。厚,再不要拿iPad对比了
“
车机试验项目
”
“
手机试验项目
”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汽车的可靠性试验主要针对的是高低温等极端环境和电气性能试验,而手机主要重点是外观和一些机械性能试验。这是两者使用环境的差异导致的。
我们选取一些同类型试验项目的具体标准进行对比
一目了然。以上各项可靠性试验指标车机都比以手机严格。
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设计使用寿命不过五年,几乎两三年就更新一次,日常使用环境也比较简单,一般使用条件是正常温度湿度,拿在手上也没有特别大的振动。而汽车的使用环境复杂,再加上汽车的设计使用寿命是十年/二十万公里以及不停歇的振动和冲击,还有“三年或十万公里全车质保”这个和质量息息相关的要求。这都使得汽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远远超过手机/平板这类消费电子产品。
或许还会有人举国产某某车的产品,质优价低blabla。由于国家对汽车电子上的某些试验项目没有强制要求,标准也只是GB/T的推荐级别,因此每个厂商的企业标准虽然试验项目大体相同,但具体等级要求可能会有差异。一块超过10寸的触摸屏在高温和机械冲击下一定会出问题,所以部分厂商在使用超大屏幕时会降低这两项试验的要求等级。当然,还有一些降低标准是因为成本。
这篇文章不是想为原厂那块触摸屏正名,也不是为它价格高找借口,只是想解释一下客观原因,拿手机屏幕的便宜好用去要求车机是不现实的,汽车里当然也有好屏幕,只要你肯花钱(特斯拉傲娇飘过)。
如果自己改装屏幕能省不少钱,目前国内的导航一体机,卡仕达、飞歌、先锋、飞利浦、路畅、富威(富威没DVD)这几个牌子买的还不错,价格一般在1000-3000之间(手机党可以无视)。
汽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上万个零部件有一个出问题可能都会带来安全隐患。在多数情况下“一分钱一分货”可以作为汽车领域的真理,很多时候买车没办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汽车厂商已经在你能看到的地方做足了诚意,但是你看不见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