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it笑话(那个IT届最短的笑话又改行了:一个人最重要能力,是获得能力能力)

​原创:书生


只能说是潜意识作祟,前几天写那篇关于厚大法考罗翔的推送时,捎带脚调戏了一下罗永浩的疯狂打脸之举,出发点也仅仅是他俩都姓罗,又恰好都干过培训机构老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行当之一。估计是冥冥之中受了谁的召唤,十几天之后老罗罗永浩又搞出个大新闻,转投直播界疯狂带货,引来4800多万人次强势围观,杂七杂八的货加在一起卖了一个多亿。


迫于老罗强大的网络感召力,和老罗同场搭戏的咖们,还有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市场官王传东(卖的是联想Thinkplus口红电源),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卖的是当季款手机米10和10pro)等等等等。

微电影《幸福59厘米之小马》中有个名场面,就是上次写推送的时候我用了一回的那张截图,罗永浩曾因为纠结于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而疯狂地猛抽自己,旁边的人疾呼:“罗老师,别这样,别这样!”对于这次直播,很多吃瓜群众也表示了“别这样”的心痛,进而大谈起了理想主义者的妥协

我本人向来对老罗没什么恶感,且十分欣赏他“做手机(当老师)的人里最会说相声”的人设。仅凭着网络上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口碑评价,我无从评判老罗人品高下,但有一张好嘴的人,往往可以凭借着优秀的话术大肆收割我的好感,甚至是尊敬。

B站给我推送了几段愚人节那天老罗直播过程中口糊、鞠躬道歉的片段,看过了之后笑出了大量眼泪仍觉得不过瘾,又勾的我回去看了锤子手机发布会上老罗脱口秀的高能场面,还听了大半场他名为“我的奋斗”的全国高校巡回演讲,到了提笔写字这一刻仍沉醉在他抑扬顿挫的调侃当中。

知乎上有个提问:罗永浩是真的做什么什么不成么?

it笑话

答主小明职场历险记的高赞回答:这样说不对。纵观老罗个人成长史,至少有7件成功事迹值得说道(特别是第6个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能说做啥啥不成。

罗永浩几乎成功的养活了自己,这是他人生做成的第1件事。

三无人员(无学历,无经验,无长相)罗永浩就职新东方,这是他人生做成的第2件事。

运作牛博网+高校巡回演讲,让罗永浩成为了真正的网红,这是他人生做成的第3件事。

创立锤子科技,这是他人生做成的第4件事。

经历网络约架王自如一役,老罗撕逼战斗值达到顶峰,荣升吵架王,这是他人生做成的第5件事。

给贾跃亭讲梦想并且成功忽悠1个亿,这是他人生做成的第6件事。

融资十亿成都买房,这是罗永浩人生做成的第7件事。

2019年11月3日,老罗消费限制令来了,不能坐高铁了,老罗又做成了一件我们普通人一生无法做成的事情。。。。。。

这些老罗身上伴生的标志性事件,到底是归结于“成”还是“败”,这里不做讨论。咱们跳出某一件事的是非,从关联性上审视老罗这一系列操作,包括今天他改行去做网络直播,不经意间会发现,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角色跨度很大。从中学辍学开始,到自学成才入驻新东方成为初代网红,再到砸冰箱维权,再到创办锤子科技研发手机,再到今天为了带货在直播间剃掉了自己标志性的山羊胡,上一个身份和下一个身份之间都是阶跃型的跳变。要说内在联系,倒是也可以把他“初代网红”的身份算作一切一切的基底。

这里我想问一个问题:什么能力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能力?

对号到老罗身上,是演讲能力?沟通能力?还是赚钱能力?

其实都不是,这些能力都是他的表层能力。他能一次又一次跳变,归功于表层下的底层逻辑。

用刘润的话说,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这是一种超能力,就像你去找阿拉丁神灯,神灯问你有什么愿望,你说:我的愿望是再要三个愿望……

这种超能力,意味着每次面对一个全新未知领域,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主要矛盾,以高效的近乎变态的行事作风,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突破。

比如:我要考GRE——我知道单词量是突破口——我在30天里背上万的单词,不分昼夜。

罗永浩在自己的自传里写过,考GRE背单词的时候,知道自己学得还不够,又担心回家的话忍不住滚滚红尘的诱惑,就直接在北京城郊租了一个农民的回迁房——三面漏风那种。他曾在演讲中自嘲,为了营造惨烈的气氛,特意选用了房东提供的床垫——床垫也是发霉的,朝左躺朝右躺都是臭,他只好一直仰面睡觉。

这种获得能力的超能力,也许就锤炼并养成在那一个个仰面朝天的夜晚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