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2)是我国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北京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对近五年来审理的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进行调研分析,相关事故中超过半数的未成年人受伤,有三类交通工具最危险。
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曹晓颖法官讲述了一起近年审理的案件,李华骑着电动自行车接7岁的儿子放学,因为道路拥堵、回家心切,就直接骑行横穿机动车道,不料与驾驶小轿车的赵达相撞。
曹晓颖:案发时,小轿车的前部就跟电动自行车的右侧相撞了,最后造成两车损失,李华的儿子被车辆甩出了好几米远,右膝盖受了外伤……
孩子受伤后李华将赵达和保险公司诉到法院索赔。
曹晓颖:道交法第70条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横过机动车道时应该下车推行,不能骑行通过。
本案中,机动车驾驶人赵达在驾驶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未确保安全,仔细注意前方道路的情况,以致发生的交通事故,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最终认定其承担70%的赔偿责任。李华是违规骑行穿越了道路,负事故的次要责任,因此对于自身及其儿子的损失,自担了30%的责任。
近五年,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共受理101件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其中,未成年人受伤的超过一半。事故中,未成年人存在责任的有10%,监护人存在责任的有15%。少年法庭庭长秦硕指出,未成年人乘驾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受伤的情况明显高于其他交通工具。
秦硕:我们发现其实在机动车特别是小轿车、公交车,如果出现交通事故,其实未成年人发生伤亡的案例的比重并不多。伤害主要发生在一些低速制动装置不好保护措施不完善的这种,比如说像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滑板车这种滑行工具,反而更容易会对乘坐的未成年人造成更多伤害,比如说他会有一些比较严重的骨折或者造成一些身体,比如说牙齿的断裂,那么对于孩子后期的恢复和成长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另外,汽车驾驶人忽视视觉盲区、停车后突然开启车门也是常见的事故原因。2020年5月,12岁的明明在公共道路上骑行电动滑板车,路边的汽车司机安哲突然打开左前车门,导致明明手腕骨折。海淀法院法官王丽娟介绍:
王丽娟:道交法第63条规定,车辆停稳前,驾车人一定要确定没有人员经过,才能开车门。在这个案件中安哲没有注意观察环境,判定他承担70%的责任,小孩明明在道路上使用滑行工具,本身也存在过错,要承担30%的责任。
审判实践中,因快递员、外卖员等违反交通规则发生的事故也有一定比例,其中部分“骑手”没有达到18周岁。海淀法院提示相关企业重视“骑手”的入职资格审查,避免未成年人受到职业伤害和致伤风险。另外,少年法庭庭长秦硕提示:
秦硕:父母搭载未成年子女的情况下应更加谨慎,务必遵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安全行驶。为未成年人配备头盔、儿童座椅等必要的安全装备。另一方面,驾驶人员在小区广场附近等较多未成年人活动的区域尤其需要提高警惕,保证安全驾驶,防止未成年人突然窜出而发生交通事故。
相关数据
1.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总体情况:
2017年至2021年五年间,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共受理101件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2017年至2019年平均每年在30件左右,占民事案件的比例平均6%左右,2020年、2021年受理的案件分别为13、6件,占比分别为3.2%、1.6%。
2.未成年人及监护人情况统计:
涉案未成年人在8岁以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为39人,8岁至18岁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50人。其中,未成年人受伤的共51人,无未成年人死亡案件;监护人受伤的16人,监护人死亡的22人。所有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中,未成年人存在责任的共11件,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存在责任的共16件。
3.肇事车辆情况统计:
涉大型卡车、货车等重型车辆共15件,涉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共13件,涉小型轿车共52件,个别案件涉及公交车、道路作业、自行车、滑板车等。
根据近5年的数据调研和案件分析,发现涉未成年人的交通事故案件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案件比例不高,但未成年人易受伤害,其中以未成年人驾乘电动自行车占比最高。根据统计,未成年人乘坐电动自行车或者驾驶电动自行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导致受伤的占比明显高于未成年人乘坐小型轿车、公交车等其他交通工具。在未成年人驾乘电动自行车受伤的案件中,受伤原因多为违规载人、驾驶速度过快、未佩戴头盔等交通安全意识不健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事故发生地及时间段多为上、下学途中。
第二,未成年人在道路上违规骑行或驾驶车辆是导致未成年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成年人身体发育不健全,应变能力较差,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对自行车、电动车及滑行工具等交通类工具的驾驶年龄、使用范围均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此次交通事故统计,发现未成年人存在责任的案件中,违规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及在道路上骑行滑板车等滑行工具排在事故发生原因的前三位。此外,未成年人骑自行车也需引起重视。
第三,驾驶人员忽视开车前视觉盲区、停车后突然开启车门引发低龄幼儿受伤占有一定比例。据统计,近年来,由于驾驶人员在停车状态时未尽注意义务,因不当操作造成未成年人受伤的案件时有发生。2017年,11起未成年人受伤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因该原因致伤的占3件,比例将近30%。
采写记者:北京新闻广播 王悦、 北京交通广播 戚天
图片来源:海淀法院供图
编辑:李慈
监审:刘萤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