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打火机,价格1-2元,批发2-5角。
一次性打火机是一种小型压力容器,内部装有约0.25兆帕的液态丁烷,使用压电陶瓷可以产生大约6000伏的电压差,并输出几微安的电流。
打火机的防风外焰可以达到1300度左右的温度,类似的丁烷喷枪可以熔化铜。如果一次性打火机(包括压电点火器)完全拆开,大概有20个零件。
涉及注塑、冲压、弯曲、弹簧成型、电镀、喷涂、超声波焊接、烧结、橡胶热成型、塑料拉伸、涂胶等几十种不同的工艺,它涉及几十种不同的设备,而且一次性打火机的设计也非常显著。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用,性能可靠,正常使用下基本可以点亮,如果不是刷、晒、敲、洗,很少有人用完一次性打火机的气。
可调输出,火焰长度可以从小于1厘米延伸到大于10厘米,从产品来看,这个设计几乎满足了所有的要求。
其设计需要考虑液气相变、气体扩散、燃烧条件、火焰控制、点火强度等一系列复杂的计算。
而且只卖一块钱。
如果只是在这里说一下,一次性打火机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性价比,但还不足以显示其实力,你在国外买过一次性打火机吗?价格都在1美元左右。在中国,价格只有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一次性打火机和其他东西不太像,国内特别便宜的产品,大部分是因为国外需求低,人力需求大,或者是“知识产权”的问题,比如老干妈,纺织品,“劳力士手表”,“巴宝莉围巾”。而打火机肯定不是,全世界有很多吸烟者。谁不需要打火机?
生产一次性打火机所需的能力不是特别大。不然按这两年劳动力价格和材料成本的走势来看,打火机的价格应该早就上涨了。
大家可曾想过为什么这么便宜?
因为这个东西的制作是技术性的。这项技术既不是汽车行业自动化程度和精度高,也不是微电子行业的进一步融合,而是被称为“适当”。
如果不相信我,有一定制造经验和机械知识的朋友,请自己开一个打火机,做一个简单的BOM,告诉我,哪怕花1块钱也能生产一个打火机吗?
如果你是有机械和生产采购知识的朋友,你应该已经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你心中的技术力量永远是干净的厂房,全自动的设备,云山雾罩的CAD界面。所以你大概觉得珠三角长三角的小厂很低。但这种“适可而止”是技术实力在中国制造业崛起过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体现。
例如,一个塑料模具可以打开和关闭,以生产几个产品,产品可能只要几毛钱,但是模具要几万。
早年珠三角的企业都是靠日资、港资、台资技术发家的。技术很好。他们的模具往往是按10w以上的使用寿命制造,甚至100w倍。当你有非常多的订单,或者当你有非常高的利润时,这是非常好的。连续生产能有效保证质量稳定,成本低廉。
但是如果你只有5000单呢?你很担心。3w的模具成本分摊到10w一件的量级,每件只要0.3。扩散到5000个?就成了6元,这远远超过了材料和人工的成本,瞬间增加产品成本十倍。
长三角的高手和珠三角的不一样。往往是老上海一代传下来的老企业。他们可能对新技术和新材料了解不够,但对传统材料和结构有很高的理解。
抓住几个关键点,剩下的用便宜的材料代替。“适可而止”好,模具也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但这种模具让珠三角高手看到了,基本认不出来。这完美解决了只有5000个订单的问题。
回到一次性打火机。其实国产一次性打火机的质量只能说一般。与国外标准打火机相比,它没有厚壳。但是有用。它的价格逆天,来自于对每一个零件的深入了解,省去了所有可以省的零件,但仍然保证了它的功能性和可靠性。这种体验不仅在书上找不到,就连业内人士也无法在一两天内了解。
这是中国制造业最强的技术:一次性打火机恰恰是这种技术力量最直接的体现。它可以点燃3000次,持续2分钟,最重要的是,它甚至不需要一美元。
意大利跑车享誉全球,技术水平毋庸置疑。但相比之下,世界由生产杂货购物车的大众丰田主导。大众的甲壳虫是最典型的“适当”的产品。
中国最有名的车是什么?五菱宏光。相比之下,它没有比亚迪电动技术,没有长城大气的外观,也没有贾老板霸气的PPT,但无疑是最适合中国普通家庭的车。它能买菜,拉货,载人,不易坏,容易修。
能够让产品的质量高于客户的预期,而价格低于客户的预期,并保证一定的利润,这绝对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中国近年来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人们一直认为没有技术含量,依靠劳动力成本来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是不合适的。
在整合的过程中,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这种经验积累,将产品成本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成功实现了推广普及,这肯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坏事,美国在模仿和量产上逐渐占据了世界话语权,从而支撑它赢得了二战,站在了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