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奋斗了50多年,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我怎么会要求家乡对我回馈什么呢?收到这么精美的红枣礼盒,我很惊喜,祖国和家乡没有忘记我的付出,这让我内心充满巨大的力量,我要继续为家乡的科研事业奋斗。”这是上世纪70年代劳动模范夏训诚的感动,也是此次收到新疆红枣礼盒所有模范人物的心声。
连日来,随着“叶尔羌河对您说——新·春· 枣送福”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关心新疆、建设新疆、热爱新疆的人们收到了由活动主办方寄送的新疆红枣礼盒,这其中也包括夏训诚等模范人物。
60年风雨历程,模范人物为推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新疆沧桑巨变的每一笔,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他们的故事见证了新疆60年辉煌巨变。
从美丽油城到智慧城巿
卡依霞·可可思汗 王保胜 摄
上世纪60年代劳动模范:卡依霞·可可思汗,哈萨克族,73岁,克拉玛依第一代石油工人。
上世纪50年代的克拉玛依还是一片戈壁荒原,现在是一座现代化的美丽的石油城市,未来是网络连通的智慧城市。我还没有老,还要好好地活着。国家那么好、那么强大,我们各民族要共同建设家园,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卡依霞·可可思汗
揭开罗布泊的神秘面纱
上世纪70年代劳动模范:夏训诚,汉族,81岁,新疆科学院分院生地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新疆第一批研究员,一位致力研究沙漠的科学家。
那个时候,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依靠双脚在罗布泊走过2万平方公里,艰苦程度可想而知。现在,有了工作较方便、优越的野外定位站,有这样的条件,何愁不能取得更大、更多的科技成果呢?
——夏训诚
耕耘边疆 桃李芬芳
米吉提·胡达拜尔地(资料图)
上世纪70年代的劳动模范:米吉提·胡达拜尔地,维吾尔族,79岁,新疆大学退休教授,他在干旱区植物地理、生态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所做的开创性研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从仅有的新疆学院到30多所高校,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南疆四地州十二年义务教育,新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感恩党和国家对新疆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祝福新疆的未来更美好。
——米吉提·胡达拜尔地
用歌声让我们团结起来
伊再提·伊力亚斯
上世纪80年代的劳动模范:伊再提·伊力亚斯,维吾尔族,45岁,新疆歌舞团一级演员。
我从一名还不怎么懂事的孩子,慢慢地成为了一名在新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工作者,在工作中,我感受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相濡以沫、水乳交融的情谊,也越来越理解了民族团结的真谛和重要。
——伊再提·伊力亚斯
戈壁滩上的明珠
吴明珠院士(资料图)
上世纪80年代的劳动模范:吴明珠,汉族,85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先后培育出甜西瓜早、中、晚熟系列新品种28个。
有人说,我心里只有瓜,我会和瓜说话……是啊,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老乡们待我那么好,我就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吴明珠
帕米尔白衣天使
吴登云(资料图)
上世纪90年代的劳动模范:吴登云,汉族,75岁,原克州乌恰县医院院长。
如果一个人还有来生,我还愿意到帕米尔高原,到克州乌恰县为少数民族同志服务。这里的各族群众世世代代守卫着边疆,保着边境的安宁,不愧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这里有雄伟的雪山、广袤的草原,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吴登云
看到建设银行,就想起李向党
李向党
上世纪90年代的劳动模范:李向党,汉族,46岁,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职员,现在“向党”已成全国银行业优秀员工的代名词。
六十载光辉岁月,父辈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一个崭新的新疆。我们应该相信,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即使你双手空空,但只要心是慷慨的、真诚的,你就不是一无所有。
——李向党
特变电工——我的大学
2006年12月27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前排左一)与国家电网公司签订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实验示范工程主设备合同。
2000年劳动模范张新,汉族,52岁,中国优秀创业企业家,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会带着感恩之心上路,用自己一生的精力,葆创业本色,继续走好创新求变可持续发展的创业无限之路,我们将在这个平台上用心血继续谱写好特变电工之歌,在这里继续创造人间的奇迹,为百年特变添砖加瓦,努力,再努力!
——张新
奋斗改变命运
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资料图)
2007年劳动模范: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维吾尔族,23岁,从疏附县乌帕尔乡百西瓦村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我深深体会到“一分耕耘定会有一分收获”的道理,每个人只要勇敢地走出去,努力奋斗,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等大学毕业后,我要回家乡开个劳务培训班,让更多曾经和我一样彷徨过的姐妹们知道,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
为维吾尔族兄弟无偿捐肾的汉族姑娘
王燕娜(资料图)
2008年道德模范王燕娜,汉族,32岁,乌鲁木齐市种子站工作人员。2007年,为了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17岁维吾尔学生,她毅然捐出自己的一个肾脏。
好多人都说,你怎么能有这种勇气来做出这样的事情。其实,我真的觉得我没有多伟大,我的想法比较简单,他才17岁,帮助他,希望他能健健康康成长。各民族只有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我们的家乡才能建设得更美丽、更和谐、更幸福。
——王燕娜
巧手美心献真情
散·吾尔玛
2010年劳动模范散·吾尔玛,蒙古族,62岁,精河县托里乡依克呼都格村农民。她的蒙古族服饰及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畅销国内外,不仅帮村民脱贫致富,而且一次次的帮助别人。
身为一名党员,要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社会。我要把民族特色服装加工服务工作做的更好,带领周围的妇女群众,共同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散·吾尔玛
高原界碑的忠诚卫士
吐尔买买提·马提(资料图)
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吐尔买买提·马提,柯尔克孜族,54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二连守边员。他忠诚守护祖国的西部边防线36年,行程13万多公里。
为了祖国的利益,我无怨无悔,为国守边,是我们兵团人的一份责任。等我老的走不动了,就让孩子来接替我,守护好祖国的边防线。
——吐尔买买提·马提
(新疆日报: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