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在餐饮的渗透,很多餐企为了追求传播效果、眼球效应,把餐厅名字起得稀奇古怪,打色情的擦边球。今年2月,“叫了个鸡”炸鸡品牌将其他公司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它们以“叫了个鸡”为名招募加盟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于日前对此案作出宣判,认定原告上海台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张保护的“叫了个鸡”等商业标识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正当法益,无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性,遂驳回原告全部诉请。
浦东法院认为,本案中,原告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支持,首先需要考察的是原告是否拥有受法律保护的商业标识。涉案标识中,“鸡”本身的含义为一种家禽,但在“叫了个”+“鸡”的特殊构词方式形成的语境下,容易使人将“鸡”与民间约定俗成的隐晦含义相联系,从而产生购买色情服务的低俗联想。
原告曾向国家版权局申请并取得名称为《叫了个鸡标志》的美术作品登记证书,其中包含“叫了个鸡”“一家专门做鸡的店,满足你对鸡的一切幻想”等文字;原告在创业初对外发布并大量使用“叫了个鸡”“没有性生活的鸡”“和她有一腿”等广告宣传语,并将相关文字及图案组合用于店招等处,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遭工商行政机关处罚及责令整改;原告就“叫了个鸡”“叫了个鸡炸鸡店”文字标识申请商标注册,因其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而被驳回并被禁止使用;原告对“叫了个鸡”服务名称的使用的确承载了一定的社会评价、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均系基于违法行为而获取的负面、消极的市场声誉,并非源自优质服务所产生的市场美誉,不能归入商誉范畴。综合上述理由,法院认定“叫了个鸡”服务名称不属于法律予以保护的合法商业标识,应被禁止使用。
据此,浦东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全部诉请。
除了“叫了个鸡”这样的连锁品牌,很多小店起名字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诸如,“高潮来了”“好吃得一哔”等品牌名,已经不是性暗示了,而是赤裸裸的明示。
去年双十一,绝味鸭脖的预热海报,就被指画面低俗不堪,充斥着性暗示意味,公然开黄腔,并涉嫌侮辱和消费女性,受到广大网友抵制,最终不得不下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利用网络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此外,我国《商标法》也明确规定,“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事实上,“涉黄涉暴”问题近年时有发生,虽然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严厉打击,但总有一些品牌商家变着法地悄悄进行,甚至在一些领域出现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商家平台“色情营销”等违法行为背后隐藏着一条巨大的灰色利益链。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想真正有效和彻底遏止“色情营销”等违法违规内容,斩断背后灰色利益链才是关键。一方面,要持续加大打击力度,让从事“色情营销”的商家违法成本巨大,除按照违法所得没收和数倍罚款等经济罚款、关店之外,也要依法追究其刑事等责任,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不敢也没必要再为。
另一方面,还要及时适当使用警告、向社会道歉乃至全面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方式,让商家在“色情营销”中不仅无利可图,而且得不偿失,从而倒逼其主动履行主体监督责任,自觉净化自身所有经营行为。
(综合自: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京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