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个鸡”
其实就是卖炸鸡
但很多人一看到就有一种低俗的联想
加上“一家专门做鸡的店”
“满足您对鸡的一切幻想”
“鸡的泡友”
“没有性生活的鸡”(童子鸡)等
火辣的宣传,他竟然火了
但就因广告过于恶俗,去年年底“叫了个鸡”被上海工商部门罚了50万元。
不过这画风突变,今年2月,“叫了个鸡”居然以3家公司使用“叫了个鸡”等商业标识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向法院起诉“维权”。
9月10日,上海浦东法院认定 “叫了个鸡”因严重违背公序良俗,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正当权益,遂驳回全部诉请,并明确表示今后应被禁止使用。这是国内首例以违反公序良俗原则驳回原告诉请的商业标识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叫了个鸡”诉同名“山寨版”
索赔百万
台享公司诉称,其旗下炸鸡连锁品牌“叫了个鸡”始创于2014年,目前已拥有近千家门店,遍布全国数百座城市,具有较高知名度。而安徽有两家公司,均以“叫了个鸡”为名对外招募加盟商,并发展了300多家加盟店。
上海市浦东新区就有一个,其店铺招牌、店内装潢都仿用了“叫了个鸡”,对外售卖商品的外包装也相同。
“叫了个鸡”认为,这两家公司造成了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认,其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上海浦东这家山寨店也应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向三名被告索赔100万元。
被告辩称
“叫了个鸡”服务名称本身就违法
且不知名
庭审中,被告称,根据《广告法》《商标法》等相关规定,“叫了个鸡”服务名称本身就违法,属于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名称。
而且此前多个地区的门店均被相关部门责令整改,团购、外卖平台也不允许使用这一名称及标识。
同时, “叫了个鸡”并没有注册商标及进行商业特许经营备案,也违反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被告还认为,“叫了个鸡”名义上有6000多家加盟店,但实际上只有883家,市场份额不足六分之一。而且,被告还辩称自己并没有实体店,授权给合作店铺的名称、标识也与“叫了个鸡”有所不同。
浦东这家店则辩称,其经营的店铺为精品牛肉面店而非炸鸡店,其营业执照被盗用于外卖平台,相关被控行为与自身无关。
法院认定
涉案名称不合法应被禁止使用
驳回原告全部诉请
上海浦东法院认为,涉案标识容易使人将产生购买色情服务的低俗联想。原告曾向国家版权局申请并取得名称为《叫了个鸡标志》的美术作品《作品登记证书》,其中包含一系列广告宣传语,并将相关文字及图案组合用于店招等处,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遭工商行政机关处罚及责令整改。
同时,原告就“叫了个鸡”“叫了个鸡炸鸡店”文字标识申请商标注册,因其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而被驳回并被禁止使用;原告“叫了个鸡”服务名称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均系基于违法行为而获取的负面、消极的市场声誉,并非源自优质服务所产生的市场美誉,不能归入商誉范畴。
法院认定,原告台享公司主张保护的商业标识不具有合法性,所以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正当法益,没有法律保护的必要性,所以对其相关诉请不予支持。
同时,三被告在同类服务中使用该标识的行为同样不受法律保护,应予禁止。据此,上海浦东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全部诉请。
本案审判长金民珍表示,市场经济不等于眼球经济,无下限的低俗营销、夺人眼球的另类品牌构建,对于企业而言无异于杀鸡取卵、自毁长城,不但具有商业道德上的可非难性,亦同文明、诚信的市场环境格格不入,且与调整市场竞争行为的相关法律的立法精神背道而驰,难以为司法裁判所认同和保护。
本案判决后,上海浦东法院将向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发送司法建议书,鉴于“叫了个鸡”已登记的美术作品文字内容低俗、违背社会良好风尚,易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应当属于“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建议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作品登记行为予以相应处理。
网友热议
小编还注意到
“叫了个鸡”网上招商加盟
仍在火热进行中
对于企业恶俗取名
对于工商处罚
对于法院判决
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
阅读
推荐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综合澎湃新闻 法制日报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田珍祥
来潜个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