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昆明市加大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预计到2025年,昆明市将建成国际一流、国内第一的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实验室。
昆明市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推动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支撑服务三大体系,三大体系有力的支撑了昆明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截至目前,朱有勇、郝小江、王福生、张文宏等一批国内权威院士专家成为六大科技创新中心的首席科学家;首批“云南贵金属实验室”“云南特色植物提取与健康产品实验室”等3个云南实验室全部落地昆明,成为科技创新中心“最强大脑”;林下三七标准化产业化示范项目、新型绿色农药试验示范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及碳中和的绿色能源温暖工程等一批创新中心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自2022年以来,昆明市科技局积极贯彻落实云南省科技厅发布的《云南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工程行动方案(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根据目标规划,2022年至2025年,云南省力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1000家以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2000件以上,聚集科研开发人员10万人以上。
《行动方案》提出,全省将加大创新平台建设,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推动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支撑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金字塔”形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将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云南大学等单位,筹备建设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实验室,填补国际、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力争到2022年,完成先期论证立项和规划方案设计,到2025年,建成国际一流、国内第一的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实验室。
将重点扶持与分类培育相结合,在生态环保、绿色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建设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质量、数量的双提升。围绕生物医药、现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及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建设30个以上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是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平台,今年来,昆明市加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力度,科技创新成果显著。2021年初,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成为云南省首个面向生物医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市级层面,认定14个企业科技创新中心暨科技创新团队,通过项目实施攻克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提高企业及产业协同创新水平。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云南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0个。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系列统筹,接下来,全市科技工作将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大融合开放力度、提升创新能级,走稳、走实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怡
责编:杨蓉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