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小吃店怎么走(这家桃园西路街边小店,秒杀西安大多数逍遥镇胡辣汤,早上全是人)

西安人有自己的肉丸糊辣汤,但是来自河南的胡辣汤在西安也是遍地开花。

一方面是因为本身西安就有很多河南同胞,二方面河南胡辣汤的口味西安人大部分也能接受。

西安肉丸糊辣汤

西安的肉丁胡辣汤知名的店铺也很多,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那几家,这里也不多举例子。

网红店有网红店的好处,每天早上门口都热热闹闹,很多食客都慕名去打卡,也间接带动了那个地区的餐饮行业的火爆发展。

俗话说得好,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那对于胡辣汤的喜好,必然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口味。

我在土门这边工作了三年有余,附近的小吃也几乎都尝过,要说河南胡辣汤,我觉得还得看桃园西路的这家街边小店。

店住在桃园西路上,从西二环拐进去走不了多远就能看到,基本上只卖一个早上,有时候中午就关门了。

前两年有时候中午还能吃得上,不知道这几年是因为食客变多了还是老板偷懒把量做少了,有时候中午一来就发现大门紧闭。

不过好处是价格这么多年倒没怎么长,而且分量一直都实在。

店面没啥说的,就是普通的胡辣汤店,跟平日里家附近的街边小店一样,也无需用苍蝇管子一类的话去进行修饰,毕竟这年头所谓的各种神级小店实在是太多了。

环境不好就叫有情怀,服务态度差就叫有个性,甚至味道难吃都能被称作小时候的回忆。

我对这家店没有任何小时候的回忆,就是有一次无意中路过刚好想吃胡辣汤了,就进去坐了一会儿,发现味道还不错,至少深得我意,像河南当地知名品牌方某山胡辣汤在西安也有店,当然我也吃过,但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这家。

他家的种类不多,胡辣汤和豆腐脑,油饼和小油条,就这四样组成了全部。

我没有去过逍遥镇,不知道所谓的逍遥正宗的胡辣汤究竟长什么样,西安过去主打河南正宗胡辣汤的小店,出品的胡辣汤都是稀汤寡水的那种,里面配有豆腐皮木耳一类的小菜,味道实在算不上好喝,我每次得加很多醋。

这也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吃肉丁胡辣汤配油饼——多放醋。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小吃,这些小吃之所以能成为当地特色绝不仅仅是因为食材的原因,做饭的人,甚至当地河里流过的水都可能会成为影响食物的因素,所以咱也不敢贸然评论说这就是咱吃过的胡辣汤的天花板。

不过只要味道合适,自己喜欢,我觉得也没啥,我在其他地方见过加青椒豆芽菜的正宗西安肉夹馍,也见过加杏仁的西安特色甑糕。要是我自己来说看外形就已经不想吃了,但当地朋友吃的不亦乐乎,所以在吃这个事情上面,正宗的美食有正宗美食的好处,但即使不正宗,也应该包容的去看待问题。

这家胡辣汤缺点就是太过浓稠,有些人吃不惯,吃上两三口就觉得堵得慌,但我却觉得这反而是他的优点——一顿饭就能吃饱,何乐而不为呢?

油条和小油饼其实区别不大,只是形状不一样而已,我每次也都是随机的在点。

这家的油条油饼必须得来的早了去吃,来晚了上的都是凉的,油炸的东西还是得趁热吃,咬在嘴里油滋滋的嘎嘣脆的感觉才是这些东西的精髓。

吃的时候分两种方式,把一半油饼泡在胡辣汤里,连着汤汁一起吃;另一半咬一口再就上一勺胡辣汤,这样结合着吃,算不算是我自创的“一汤三吃呢”?

我也不知道这家店是什么时候开业的,听老板口音应该是河南人,做生意确实实在,这么多年了都没怎么涨过价。

店不是什么网红店,但周围人都知道,我还见过一位大妈一大早起来拿着过来买胡辣汤,说她女儿只吃这家的。

桃园西路看起来很有年头,走在街上仿佛穿越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似乎时间在这里也都停滞。

或许正是因为这里发展的缓慢,才得以让这些平价的小店能够生存,在如今这个功利化的社会里,这种慢节奏的生活实属难得。

试想一下,在一个安静的周末早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荫洒在小巷子里,人们坐在街边小店的小板凳上,悠闲的吃着早餐……

这样的情景不就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吗?

附近的小吃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