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半成品加工环保查吗(你经常买毛肚的店铺,刚刚被高新分局端掉了,加工环境恶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无小事,一粒米一桌餐

牵动着千家万户身体健康

关乎着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

吃火锅、串串香时,人们都喜欢点一盘毛肚,放到锅里一煮,口感味道俱佳。但你可曾想过,这些看似雪白的毛肚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也是非常严格,但一些脱离了监管范围的黑加工点,那里的生产条件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

近日,高新公安分局成功打掉了一个制售伪劣食品的加工窝点,其环境之差,甚至让很多执法的民警看了作呕。

熟食货车出入神秘后院

黢黑的灶台,厚厚的油渍,随意堆放在地上的原材料,被泡得变色的食品,看到这些场面,似乎很难把它与一家食品加工厂联系起来。

但这些画面都是前几天高新公安分局民警在取缔一处违法食品加工窝点时的场景。而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个窝点,是源于一个举报。

“今年七月份的时候,我们治安一大队接到一条群众举报,辖区内的批发市场,出现一个毛肚销售点,还有一些熟食来源不明引起了群众的怀疑。”民警说。

在得到这一线索后,警方随即展开侦查工作,通过秘密侦查,掌握了批发市场内,这家熟食摊位的基本情况,每天都有不同的车辆送来毛肚、板筋、肉皮等食材的半成品,为了能够弄清食材的来源,民警秘密展开侦查,在跟踪一辆送货车时,在一处偏僻小区附近草丛中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平房。

民警蹲守的黑加工点平房

警方掐断黑色利益链条

为了进一步跟进,民警在神秘院子外观察了几天,发现有两排平房内有异动,院子里养着狗。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都是半夜蹲守,夜里寒冷穿着棉衣走路也不敢弄出声音。

采访中,民警付炎告诉记者,白天院里大门紧闭,用望远镜查看,里面具体情况只能看个大概,院子里比较杂乱,都是一些废弃物品。

通过蹲守工作发现,在批发市场内的销售摊位与神秘加平房工点都是由一对夫妻经营。这处生产食品的小作坊并没有取得相关的审批手续,且卫生条件极差。

为了尽快掐断这条黑色的利益链条,民警决定对这处摊位和加工窝点予以取缔。 抓捕当日,一组民警来到了批发市场,在摊位前抓捕了老板娘,并在卸货车上抓捕了老板。与此同时,另一路民警展开行动,依法取缔了那处生产加工这些伪劣肉制品的窝点。而在执法过程中,民警还发现了其他问题。

摊位上销售的一些食品

加工环境触目惊心

进入平房后,民警看到大量的毛肚浸泡在简陋的水池中,一些熬制熟食的工具就放在地上。1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墙皮有的已经脱落,地面污水横流,散发着呛人的臭味。

在另一个房间内,民警还发现很多编织袋里面装的速冻的成品和半成品都没有正规标识,面对民警,老板也拿不出产品检疫合格证。虽然是冬季但加工点里的发霉味道,也熏吐了两名执法的硬汉子。

“整个的加工点后面是个坑,那个坑并不深,坑离我们水源地的河流,也只有十几米远。如果整个坑排满了,就直接会往河流里排了,如果那样污染也很严重。”民警付炎说。

在发现这一新情况后,环保部门也及时介入调查。这个销售的摊点和加工窝点,均系这对夫妻所经营,在平房内使用硫酸铝铵等化学品非法加工牛肚、牛蹄筋等食品,并将加工后食品运输至其经营的熟食店进行销售的违法事实。

经夫妻二人交代,已经在批发市场出售非法加工的熟食近一年。目前二人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抓捕当天,高新公安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对该非法生产点进行取缔,扣押了各种食品2吨左右。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对这些食品的流向进行追查。

加工窝点的一角

熬制食品的灶台

加工点内浸泡的食品

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相信等待夫妻二人的必须将是法律的严惩。以往的经验提醒我们,保证食品质量需要商家讲良心,但却总有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

本报提醒一些广大市民,消费者和食品经营者在采购食品和原料时,要注意选择到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或市场去购买,不要图方便和便宜在街头路边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选购食品应注意是否标明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内容,是否在保质期内。要注意索取发票、购物小票等凭证。

老板带着手铐到现场指认

责编 : 贾鑫宇

编织袋半成品

审核:程英华 代宝柱

如需转载请致电本报。

有事儿找晚报 没事儿看晚报

联系电话:18004599908

大家都在看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