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伟 本报记者 陈驹
2016年12月14日,黑龙江村海淘网络有限公司电子商务推介会在青冈县举行。此次活动村海淘新加入代理商20多个,收到加盟购物费320万元。至此,村海淘在青冈县15个乡镇、165个自然村的电商业务粗具规模。
会场内外,人们争相传述着公司董事长王建新从大庆来青冈创业的故事。
从传统模式向“互联网+”转身
2014年,刚到不惑之年的王建新,已在生意场上打拼了十几年。一次偶然的机遇,促使王建新决定带领全家,从大庆“移师”青冈县,成立了“居香”食品连锁店。
当时,“居香”食品连锁店采取传统的食品批发运营模式,当年,王建新虽然也有所收获,但他敏锐地觉察到,传统的批发模式离消费终端还有一段距离,而电商、“互联网+”正是打通这“最后一公里”的捷径。2015年4月,王建新在青冈县注册成立了“黑龙江村海淘网络有限公司”。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建新搭建了“互联网+现代化农业+精准扶贫+小微超市”服务平台和“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生产与消费双向供需平台。
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
“农民增收、公司发展”这是村海淘的经营宗旨。
兴华镇农民夏景富去年年初加盟村海淘任村级代理,一年下来盈利5万元左右。夏景富告诉记者,由于村海淘诚信经营,货真价实,而且保证24小时内及时到货,所以很受农民欢迎。
据公司总经理史艳春介绍,村海淘作为电商,商品直接从厂家运出,由村海淘直接送到村屯,减少了不少中间环节,质优价廉,让利于民。农民加盟的多了,公司自然而然就发展壮大了。一年多的时间,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员工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21人,物流车辆11辆,大型中转站一个,建立乡村服务站300多个,为20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线上日销售额5万余元、2500余种产品。
县扶贫办副主任张远洋告诉记者,村海淘还是青冈县精准扶贫的生力军,公司通过电商平台扶持贫困户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去年,村海淘了解到柞岗镇革新村五屯的张振洲家庭条件贫困,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张振洲家作为村海淘的服务站点,帮助张振洲家增加收入。年前一算账,张振洲说,他靠村海淘服务站点年收入1万多元。此外,祯祥镇民和村六屯的何大强等多户贫困户也都通过村海淘电子服务平台增加了收入。
着力打造农村双向供需平台
“电商下乡,靠卖商品让利于民不是最终目的,把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卖出去才是电商的‘终端’”。王建新说,去年,他们就搭建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生产与消费双向供需平台,在农产品进城方面做出一些尝试。今年,他们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在公司商品展柜里,记者看到,青冈当地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有青冈大瓜子、黏豆包、黏糕、豆丝、绿色有机果菜及王子洋矿泉水等,这些农副产品通过村海淘电商网络,热销省内外。连丰乡的特产小米,每年经村海淘电商网销售10多吨。
农副产品如何进城、如何与“线下”接轨,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对此,王建新的解释是,村海淘电商平台分线上、线中、线下三个板块,“商品下乡”厂家是上线、村海淘是中线、农民是下线,而“农副产品”进城,则将三个板块颠倒过来。村海淘担任网络推广员的角色,免费将农副产品推广到网络,并按图索骥向相关大企业、院校推销。
兴华镇生产的干豆腐是青冈县特色地产品,但由于地处青冈县西北角,距县城三四十公里,产品一直外销不畅。去年搭乘村海淘电商网后,王建新重点向外地朋友和企业界推荐,如今,兴华干豆腐已销往哈市、安达、大庆等地,仅网上日销量就达100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