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包工头这个词,对于干工地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是最熟悉不过的。
大多数人只知道,包工头最早出现在建筑行业。事实也确是如此,改革开放后,农民工外出打工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那时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总体都比较低,很多人能认识的字都不多,在外打工又少不了要与人交谈和对接干活,一些稍有文化或能力的农民工,就充当起领头人的作用,带着一帮人干活,那时的包工头身上是泛着光的。
后来,由于社会越来越功利化和物质,人情越来越淡薄,人人都向钱看,包工头的也慢慢地变味,如今提及这个词,他们身上的更多是“压榨”、“黑心”“没诚信”“跑路”等标签。
如今,包工头在大家的心中存在的价值越来越小,不少人深受这种形式的“迫害”,呼吁取消包工头的越来越多,其中也不少引起一些专家的关注。
尽管当下包工头对建筑行业的作用在收窄,但我国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以前农民找工作都是要通过包工头的,现在这一模式改变又意味着什么?专家是这样解读的。
能更好地解决工人被拖欠工资或权益受损的问题
建筑公司要用工人的话,会直接和工人签劳务合同,劳务合同中对于工资发放日期、形式、拖欠处理方式等是有明确规定的。
以前的包工头形式下,大多是口头协议,遇上拖欠工资或自己其他权益受损,很多人都吃了闷头亏,现在可以用劳务合同作为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了。
福利待遇会提升
签订劳务合同后,农民工之前无法享受正式职工该有的福利和待遇问题也会有效解决。例如社保等用人单位都是要给大家买好的。
同时一些加班补贴这类的也会安排上。完全采取普通公司的用人规定,针对节假日上班问题,农民工也有望享受补贴或有三倍工资的可能。
除此之外,建筑公司为了长远的发展,肯定也会加强对农民工个人技能的培训,在公司制的引导下,农民工自身能力提升也有了更多成长空间。
总之,如果真做到企业直接和农民工对接,农民工的工资被包工头抽成问题和拖欠赖账问题都能减少很多,各种福利待遇也会跟上。
目前取消包工头这一形式还没有完全推广,未来成为趋势也是值得期待的。大家认可吗?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