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不易,如果喜欢,别忘了一键三连哦(收藏、点赞+关注)
引言
历史如烟,在飘散后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足迹。
我国是一个民族大国,值得自豪的是:在当今世界极端主义,民族主义横行的今天,我们56个民族仍相亲相爱,亲如一家。
人生有太多的缘份和巧合,比如我一不小心写了一篇关于我国“穿青族”的文章,然后一不小心收到了一位粉丝的私信,他希望我写一写关于木雅人的文章。
承蒙厚爱,唯有以文赠之,如君能见,深慰我心。
自“入坑”写文以来,我写过的文章或多或少都有“博眼球”之嫌,毕竟生存嘛(为了点赞,关注+收藏),不丢人。但是这篇我更希望是一篇关于“木雅人”知识普及的文章,让像我一样知识欠缺的朋友可以了解了解我国一些地区的民族历史或其风土人情。
历史据资料记载,木雅人历史久远,或为西夏党项人后裔,近代以来有很多的中外学者对木雅人的语言演变和历史发展有过研究,发表过很多文献,其来源或许要追溯到西夏末期。
起源至今,在四川康区生活着约1万人口的木雅人,他们有着极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木雅语言。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从古至今,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演变才慢慢形成。
现今的康巴藏族,是古代众多诸羌部落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受到吐蕃文化的同化、融合而形成。但是,由于康区地处偏远,住地多为高山峡谷,对外交流不畅。受此限制,吐蕃文化对康区的同化程度不高。其体现在,现今康巴藏族内部还有许多,语言、习俗都保有各自特色的族群,而“木雅人”就是其中之一。
翻阅史料,发现在蒙古强大的时候,统领中国期间,被灭亡的西夏人就有部分南徙到四川、西藏等地。所以很多国内外学者认为现今康区的木雅人或有可能是西夏党项人的后裔。
西夏人灭亡后,皇族的一部分人看局势不对,然后就匆忙逃亡至四川。当然,这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记载,多为部分专家根据史料推测。
千里奔逃至此后,甚至建立过一个长达一百多年的小王国—西吴尔王。据当地人传说,在他们的住地附近有西吴王行宫遗址,这座古老的行宫遗址,位于四川甘孜州的大山深处。城池的规模很大,令人印象深刻。类似的城池遗迹,在川西高原也非常罕见,当地人说,这些城池遗迹,是西吴王的都城。但是并没有人,从那里发现过可靠的证据,也无历史记载。
话虽如此,仍有西夏学者坚信,西夏党项王族逃亡到过那里,足迹甚至远到西藏和尼泊尔一带。
木雅人有自己的语言,由于历史原因,为了和当地其他人交流,木雅人在外他们一般讲藏语,在家的时候则讲木雅语。当然,如今的一些木雅人在外面也会使用汉语交流。
风俗当地的木雅人长期生活在藏区,其风俗习惯多受藏族文化影响,其在婚事、葬俗等方面和藏族颇为相同,甚至信仰也大同小异。
信仰佛教,崇拜白色,服饰方面和藏族颇为相同,所以很多木雅人自称藏人,但是藏人不承认他们是藏族。
写在末尾由于木雅人相关资料的缺失和历史相关记载不多,所以文章在介绍方面颇有不足。如有专业人士看见,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