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网
一年一度的电商618大战即将上演,6月1日零时将开启新一轮“硝烟弥漫”的价格“肉搏战”。
放眼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各平台,大牌疯狂打折开启,重点推介产品扎堆呈现。Phone 12直降1000元,iPhone 12 mini直降900元。FILA儿童综训鞋超值5折购,冠军棒球帽限时超级秒杀269元,全新Dior口红惊喜购零时开抢……
火力全开的电商平台,用一波接着一波的推送,提醒着消费者,618买买买!
提前“抢跑”刷存在
今年618,有啥不一样?
中国吉林网梳理“一圈”,发现了这些别样看点。
先看,时间和玩法。
与往年相比,今年反垄断“重锤”后的首个“618”,商家不用面对“二选一”难题,针对消费者的优惠更加简单,服务升级成了关键词。
5月24日,阿里旗下的天猫和京东“同步”拉开618大促的序幕。从时间来看,比去年提前了一周。同时,二者推出购物季时间相同。
紧跟队形的拼多多,同样玩“抢跑”。
大促发令枪早在5月22日零时就已经打响,这也属于让消费者提前嗨购618了。
玩法方面,天猫今年强调“不熬夜”,5月24日晚8时正式预售,6月1日开始付尾款,折扣力度大,持续20天。会员优惠多,以天猫88VIP会员为例,每人可再领至少520元红包。另外推出天猫榜单,小二帮着选“好货”。
京东今年重心落在“服务”,今年为消费者带来海量新品、爆品、C2M产品、近200个产业带源头好物等,其中超9成热销商品享有价保服务,同时,京东也将新升级82项服务。热门地区可以达到小时级送货。
拼多多则,一直坚称“每天都过618,每晚都过双11”,开启百亿补贴两周年大促。
“抖快”入局瞄准电商
除了传统电商,抖音、快手这两家平台也强势加入今年的618电商大战。
5月25日,抖音电商推出“抖音618好物节”,正式入场618大促。其兴趣电商模式,为行业注入了诸多新鲜元素。主题直播间以销售特色货品为主,开播全程将与“童心未泯”等特色主题相契合,并通过抽奖、秒杀、整点冲榜等手段增强直播间互动。
与此同时,快手电商宣布“快手616品质购物节”正式启动,从5月20日开始,为期一个月,将重点推出“信任卡”功能,提升用户消费保障。与此同时,还将举办晚会将于6月15日20点21分开启,预计将实现百亿级曝光量。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抖音、快手“做大做强”电商业务的决心已经强烈释放。
根据公开资料,抖音电商在2021年亮出了GMV5000亿元的目标。快手设定的GMV目标则在7500亿至8000亿元。
“手机淘宝”改名挑起新战局
还有一组细节,也值得琢磨。
例如阿里旗下的“淘系”再发力。
5月27日上午,淘宝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手机淘宝”应用更名为“淘宝”。目前在App 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自淘宝推出移动端以来的首次改名。
而意图也被网友跟618联系在一起:“一次改名,喜提微博热搜,为淘宝618成功拉了一波关注度。”
但在业内看来,这是淘宝垂直锁客的手段之一。也是展示淘宝全新形象的最好形式,可以说这是淘宝近期发力下沉市场又一重要动作。
说起下沉,淘宝的对手,自然绕不开京东。
这些年,随着低线市场购买力不断升级,京东从线上、线下同时展开布局,实现零售与物流的整体下沉。
似乎感受到了挑战,京东称,618期间将联动超300万家线下门店,并通过专项资源投入,推动门店激活商业潜能 、优化服务质量、开拓销售机会,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该项计划,预计吸引超2.5亿人次消费者到店体验消费。
除此之外,还有手机的价格。
反垄断“重锤”下不见“二选一”
这些年每逢电商大促,“二选一”都会成热词。
通常做法是,某些大型电商平台出台“二选一”措施,要求商家只能选择在一家电商平台做促销活动,强令商家必须与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保证产品只在该平台上售卖,并关闭在其他平台上的店铺。
为此,商家成了“二选一”受害者。迫于平台压力,无论商品有多么畅销,往往只能被迫接受不平等条款。
事实上,并非无法可依。
《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明确规定,“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违反《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限制、排斥平台内的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第三方交易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
但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每逢节点照搞不误。
这一切,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021,国家反垄断的铁拳砸下来了。今年4月,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阿里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行政处罚。根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阿里巴巴被处以罚款182.28亿元。相当于2019年阿里销售额的4%,净利润的23%。
阿里反垄断调查后也引发“蝴蝶效应” 。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的几大外卖、社交、酒店旅游、音乐,电商平台,曾被监管部门点名。
强力监管下,今年618似乎少了“二选一”杂音。
从多位观察者,和平台反馈结果来看,“二选一”并未如往年那样泛滥。
增量降速拐点已现?
存量时代,促销这种表面形式已不再重要。当流量到顶的背景下,争夺现有客户才是核心。
《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流量接近饱和,同比增速持续下滑,月均同比增速从2019年的2.3%下降到2020年的1.7%,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针对今年618的特点,行业观察者也给予聚焦。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简单来说消费者拒绝套路,商业回归理性。而且今年的618主要不再拼价格,而是拼服务和体验。”
“今年从特点上看,抖音和快手也开始成体系的真介入618了,在加上阿里、京东、拼多多,有效平台竞争加剧。但从用户来看,新生用户基本上已经停止增长,各平台渠道下沉很厉害,红利结束后,本质上看是对现有用户的争夺。此前商家常用营销手段公式和算法,对于越来越理性用户而言,缺少吸引了。商家看到这一点,所以在商品提供上更加丰富。”电商独立分析师鲁振旺表示,今年618商家战线过长,需求释放也是阶段性展开,相对于去年消费者补偿性而言,预计在商品同质、优惠力度差异并不大的当下,不会出现大的增幅。
“这些年电商发展,能够推出营销方式和能够挖掘新增长点,已经差不多了。电商对于人们消费潜力的动员,也迎来新的拐点。不可能再保持以往那种高速成长,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人们消费结构会有变化和升级。”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告诉中国吉林网,从未来市场前景来看,存量竞争时代,价格已经不再是核心竞争力,品质和服务,将成为推动电商产业二次发展关键。从今年市场各电商营销策略来看,提升品质和服务意识已经开始显现。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编辑: 鞠华军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吉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