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自动续约”?
应用“主动”帮助用户选择自动续费
最近,26岁的重庆市民小佳(化名)检查了他的手机钱包,发现多个应用“自动续费”。一些应用程序长期以来一直被禁用,甚至被卸载。。。所有这些都源于小佳在开放会员时忘记禁用“自动续费”。
小佳表示,他计划在“双十一”中发财,因此他将清算微信和支付宝账单,并计划好好消费。她发现她的微信和支付宝在“自动续费”一词中,有几种扣减。
许多市民与小佳有类似的经历。“我开了一个月的会员卡。结果,我下个月被扣款。打电话给客服后,我才知道这是自动续费。”济南市民孙祺(NicholasTse)告诉记者,尽管会员每月只需支付10元以上的费用,但她对同意自动续费的时间没有印象。
我想体验短期会员待遇,但我没想到会在应用服务协议中默认选中“自动续费”。如果用户不小心,即使卸载了应用程序,“自动续费”也不会关闭。“自动更新”使许多人陷入消费陷阱。
一些网友爆料,意外结算并支付账单,却发现有各种“自动续费”扣款,包括视频会员、在线光盘会员、地图修复软件会员、音乐软件会员、论坛会员等。尽管一些应用早已被抛弃,但用户的口袋仍在“运转”。这样的例子绝非个别。如果他们因为“冤枉钱”而被拘留,消费者一定会有被骗的感觉。
7家国内视频网站的承诺
续费将在一年内自动取消
11月19日,记者从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获悉,从7家视频网站(腾讯、爱奇艺,优酷芒果、搜狐、PP视频乐视)在提交会员服务整改报告7天后,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了各视频网站的整改承诺和进展情况,并邀请广大消费者共同监督。
去年,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采访并提出了七个问题,七个视频网站中有三个已经整改:
1.取消强制自动续费,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自动续费;
2.自动续费前,会提前3-5天通过手机短信、站内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
3.我们将不再使用“会员免费广告”等绝对宣传用语。
各视频网站今年整改报告及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消费调查监督司司长李嘉表示,在此期间,他与各视频网站保持着密切沟通。从7家视频网站的整改情况来看,很多网站都得到了快速整改;从承诺角度来看,大部分网站整改项目将在11月底或12月中旬完成。请共同监督。
李嘉还建议,对于视频网站会员服务的“顽症”,相关职能部门应《广告法》、《民法典》、《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形成长期监督机制。同时,通过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形成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人民网回顾
随着移动互联网融入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移动应用在许多场景中使用。应用服务提供商推出了付费会员制,声称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商家还将为新用户设定优惠价格或首月免费,这通常与“自动续费”有关,这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冲动消费。
事实上,用户并没有注意或忘记“自动续费”,这正是一些应用程序的计算方法。
目前,这项工作相当辛苦——许多应用程序都同意在会员协议中无关紧要的一角“自动续签”,甚至在没有检查的情况下无法进入下一步。更糟糕的是,应用程序中没有“自动续费”菜单。。。被鼻子牵着走后,一些用户被弄糊涂了。
其次,“自动续费”不会提醒用户单笔扣款金额小,消费者难以察觉和流动。这种安静的“粘性收费”不必为用户提供服务。即使有一天用户“像梦一样醒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只能吃“哑巴”。在应用运营商看来,“自动续费”已经得到了用户的“同意”。无论是否被注意到或忘记关闭,似乎都是“用户责任”。许多应用的一厢情愿是非常响亮的。这锅太“滑”了!
“自动更新”字体小且不显眼,加上标志不清,涉嫌侵权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用户不同意“自动续签”,他们就无法继续,这是一种“强制购买和强制销售”。应用程序中的“自动续费”无法关闭,很难说“障碍设置”不是故意的。一系列“损人利己”的做法,在收费和服务上都很不诚实。
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捆绑商品或服务时,应当以显著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不得将捆绑商品或服务作为默许的选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要求企业标准条款提示并解释义务。既然法律有规定,为什么一些企业仍然抓住机会为消费者埋下消费陷阱?一个原因是,目前的治理力度和惩罚难以“威慑”企业;另一个原因是,企业似乎已经履行了相应的义务,但事实上,它们人为设置了繁琐的步骤,故意使用小字体提示,为消费者了解或退出设置了障碍。对此,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处罚,维护市场公平正义。
资料来源:山东青年综合整理《紫荆木报》、《晨报》、《人民网评论》、《广州日报》等
资料来源:山东高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