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青年报、天演社和青创的头条客户联合发布了《青年创业城市活力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从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间,中国新增了4400多万家初创企业,这意味着一家初创企业平均在7秒钟内诞生。最有价值的是,疫情在2020年实现了“逆势增长”,新增了710多万家公司。年轻人是这些创造者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城市活力与青年创业有很强的相关性。年轻人的特点决定了城市的风格,年轻企业家的努力决定了城市的竞争力。总之,年轻人此时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当我们在“青年发展城市”深圳研究这份报告时,我们特别感动。
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真诚地关心年轻企业家。这座城市是资源的聚集地。各种创新资源在城市中得到整合和发酵,进而迸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这份报告,拥有良好商业环境的城市是吸引年轻人创业的重要原因。良好的经营环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源的硬供给。城市应使创业青年容易找到创业所需的各种要素,即资金流、业务流、数据流、人才流等要素,这些要素可以快速连接项目;另一方面是文化的软实力,即城市应该让创业青年感受到温度,准确把握青年创业者需求水平的提高。他们在城市创业不仅要实现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提升,还要得到城市的认可和肯定。梧桐市树木丛生。“人才来自凤凰城”。人才是城市高质量的关键。我们应该对年轻企业家更加耐心和宽容。要系统地做好人才支撑工作,按照城市自身发展战略培养和吸引人才。
成功的年轻创业者与城市形成了稳定而持续的“爱”关系。青年创业者应该认清自己的专长,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理想城市。“选择职业,选择城市,爱一个人”。年轻的企业家应该爱上这个可以承载他们梦想的城市,就像辛弃疾写的那样,“我看到了青山的魅力,我应该期待青山看到我”。为了做好一件事,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沉淀。改变职业和转移城市需要一定的转换成本,我们还需要重建一个新的网络。创业需要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形成思维的集中,提高创业的深度和集中度。报告中提到的四个类别,新能源汽车、实时电子商务、国产产品和智能医药,对年轻企业家来说是有希望的。愿意在这些领域创业的年轻企业家应该与相应的城市相匹配。重点发展此类产业的城市将形成产业集群,这将催生新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对于经验相对不足的年轻企业家来说,这不仅降低了经验的学习成本,还降低了信息的搜索成本。
让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理念植入城市文化的基因。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在年轻人期待的城市中,许多城市都在争相将青年友好型城市作为战略举措。例如,排名第二的成都在2020年颁布了该法《青年友好城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行动工作方案》。深圳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城市”的构想。早在2017年,就提出要把青年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目前,它正在努力为世界青年建设一座青年发展城市。前海深圳香港青年梦工场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创新创业跨界合作示范区”。未来,我市要让青年企业家参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聚集更多的年轻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城市应该对年轻人具有吸引力、信任和吸引力。同时,年轻人应该热爱城市,参与城市,为城市做出贡献。年轻人使城市充满活力,城市使年轻人发光。
(作者杨海波是深圳市宝安区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林晔是深圳市规划与土地发展研究中心助理规划师)
杨海波林晔来源:中国青年报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