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cfo是什么意思(财务总监面面观:踩油门的CEO与踩刹车的CFO)

资料来源:指尖会计

作者:袁国辉

“财务总监”一词据说是台湾人翻译的,这是台湾同胞的经典观念。从字面上看,“首席财务官”一词包含三种含义。第一,首席财务官“财务”的工作范围;第二,首席财务官的专业地位,“将军”;第三,首席财务官的工作性质,“监督”。在企业中,财务总监是领导公司财务工作并履行财务监督职能的副总经理。

1、研究

对税法和会计准则的研究几乎贯穿于财务官员的一生。了解商业知识,熟悉产品、流程、行业和企业文化也是一项挑战财务经理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西方评价“首席财务官是CEO的候补人选”,这相当于要求首席财务官具备CEO的文化水平和身高。为了达到这种状态,愿意学习、勤奋学习和善于学习是晋升的必要步骤。

许多大型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并非来自财务部门。他们甚至比数学金融的大多数首席财务官做得更好。这种反常现象告诉我们,金融不深,没有金融基础的人在金融方面可以做得很好。一方面,这表明当职位达到一定高度时,专业技能会越来越稀释;另一方面,不受财务规则约束的人会有更好的财务感觉。这说明管理的本质在于道而非技术。

首席财务官不仅是一名技术干部,还是管理团队的成员和管理干部。财务总监除了作为财务技术干部的专业水平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远见卓识、大局意识、全局眼光和较高的沟通水平。财务工作只是工作的一部分。首席财务官应全面了解公司的生产、研发、销售和采购,并对风险控制有独特的愿景。

西方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和市场领导者往往是CEO的继任者。国内企业首席财务官能否接替CEO?很少听到。在中国,首席财务官主要履行技术干部的职责。我们对首席财务官的要求低吗?让我看看《总会计师条例》。这不是一个要求。这显然是总理的选择。为什么高要求的首席财务官不能成为CEO?原因在于机制。欧美企业标准化的制度和流程降低了对管理者的职业要求。

在欧洲和美国,该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是接替CEO的有力人选。但在中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很少有人会认为首席财务官能胜任CEO的工作。中国的首席财务官是否不如欧洲和美国的首席财务官?绝对不是。中国的首席财务官不仅是一位金融专家,而且还是一位半战略师。外国人怎么能比得上这种综合能力呢。问题在于内部控制和流程。内部控制实施的不完善或僵化,决定了中国首席财务官无法控制全局。

2、情商

据说首席财务官需要高情商,可以在规则和妥协之间游弋。做首席财务官并不容易。主要原因是隐性规则压倒显性规则,权利不愿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首席财务官情商的最高表现就是在选择自己的情况时放弃原则。在这一点上,如何才能高情商?真正的高情商在于事先的选择,这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的情况和CEO的模式,而不是在做出错误的选择后忍受羞辱。

一位首席财务官曾表示,如果CEO与首席财务官的关系不好,CEO一定让首席财务官感到尴尬,而首席财务官未能让CEO实现她的愿望,因为不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这种描述是首席财务官的核心。“做好进医院的工作,但不要在法庭上”,“能站的就站不住,能站的就站不住”。简单但辩证的语言讲述了首席财务官在工作场所的尴尬处境。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首席财务官应该有很高的情商。

如果总经理与首席财务官分手,即使总经理错了,董事会也必须更换首席财务官。为什么?因为公司离开总经理,会产生震动,甚至瘫痪;更换首席财务官对公司的影响要小得多。只要总经理不至于坏到必须更换,董事会就会容忍他。因此,首席财务官只能尽量避免与总经理发生冲突,这可能是首席财务官感到疲惫的原因。

3、求职

中小企业何时会聘请首席财务官?①收入和利润规模大,老板不想交更多的税,但他担心风险,所以需要专家的建议;②股东之间的不信任要求中间人担任公证人;③要想找到风险投资,你需要认真地做一份财务报告;④为新三板做准备,财务需要规范;⑤管理存在漏洞,内部控制有待加强;⑥如发生财务危机,吉途首席财务官应予以补救。

首席财务官在找工作时应该格外小心。好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为什么招聘部门想要找到首席财务官,以及首席财务官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第二,我们应该理解前首席财务官为什么离开,看看他是否会落入同样的陷阱。新公司应该谨慎选择。亏损企业应果断放弃。最好远离频繁的人事变动。可供选择的空间实际上非常小。

首席财务官选择工作并不容易。原因很简单:如果企业一切顺利,为什么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找到首席财务官;当企业不能正常运作时,老板会考虑聘请首席财务官。前提是现有的首席财务官无法工作或继续工作,内部也没有人。不要完全悲观。一些企业的发展确实存在瓶颈。老板真的需要一个助手来管理财务。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在许多公司的高管中,最年轻的往往是首席财务官。有许多30出头的人担任这个职位。最难的是分管生产的副主管和分管技术的总工程师。给人一种优越感。这种错觉使会计逐渐成为一所显赫的学校,会计职业也成为许多人追求名利的捷径。事实上,首席财务官的职位具有很强的可替换性,远远低于生产副总经理和首席技术工程师的职位。

4、地位

财务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性质密切相关。例如,在跨国企业中,首席财务官仅次于CEO,甚至CEO大部分来自市场和金融;由于国企不缺钱,总会计师在管理团队中的排名往往较低,这很尴尬;中小企业更加重视市场和技术。在进入发展瓶颈后,大多数人都不得不关注金融工作。

想知道首席财务官在企业中的地位吗?看看上市公司吧,它们更关注财务。上市公司年报将披露高管信息。最高管理者是总经理,第二位是执行副总经理,其次是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然后是首席财务官,最后是董秘。首席财务官基本上落后于所有副总裁,领先于董秘,在团队中排名倒数第二。

cfo是什么意思

子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工作有两个方面。首先,他应该代表集团履行监督职责。其次,他应担任子公司的职位,协助子公司总经理完成业务目标。这两个维度决定了子公司财务总监具有双重领导的属性。许多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发现很难完成他们的工作,因为他们受到双重领导的伤害。如果子公司的总经理工作不正常,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将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首席会计师、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财务官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如果公司将其定位为协助负责财务工作的总经理的高管,这三种头衔之间没有实质性区别。如果你坚持写一篇文章来分析三者之间的差异,没有人会说你错了。总会计师是苏联引进“三总工程师”制度而产生的名称。首席财务官是欧美企业翻译的一个时髦名字,首席财务官是一个中外名字。

如果两个股东投资一家公司,根据惯例,出资较多的股东将委派一人担任总经理,出资较少的股东将委派一人担任首席财务官。这种安排可以被视为一种更有效的权利制衡模式。如果两个股东的出资比例差异很大,小股东往往没有足够的谈判筹码,也无权任命首席财务官。此时,公司的资本支出只能依靠大股东的笔下资金。如果不是绝对信托,则应尽可能避免这种没有控制手段的投资。

CEO踩下油门,首席财务官踩下刹车,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思维模式。CEO要有进取精神,时刻想着赚钱;首席财务官应具有风险意识,并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在做出不确定的决定时,他们的想法会不一致。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他们肯定会花钱,但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冒险精神与风险意识的结合是CEO与首席财务官战略合作关系的最佳诠释。

帮助CEO完成评估的首席财务官是会计行业的一个精明利己主义者。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KPI然后提出了KPI短期行为的包装。这类首席财务官通常被评为高智商和高情商,因为他们善于在非法和非法之间徘徊,善于迎合CEO的想法,善于为自己追求最大利益。当手段偏离企业价值时,这些双高就是企业的毒瘤。

在经历了初始阶段并走上正轨后,企业避免投资失误比抓住斗士更重要。巨人、长虹、秦池、双汇等知名企业因踩油门过猛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如果当时首席财务官中风,CEO可以改变世界,这些企业的困境或许可以避免。然而,遗憾的是,当风险没有明确表现出来时,首席财务官在投票时会服从CEO,尽管他们内心并不赞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